意思解释
宫中行乐词其三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卢橘为秦树。
蒲萄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
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
萧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
还与万方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欢乐场景:
卢橘被视为秦国的树木,
葡萄则是在汉朝的宫殿中生长。
在落日的余晖中,烟花绽放得恰到好处,
乐器的声音在春风中让人沉醉。
笛声悠扬如龙吟,水面上荡漾,
萧声悠远如凤鸣,回荡在空中。
君王享受着众多的欢乐,
这快乐也与四方百姓共享。
注释:
- 卢橘: 一种橘子,古代被用作象征,代表富饶。
- 蒲萄: 葡萄,古代宫廷中常见的果品,象征丰收和美好。
- 烟花: 指燃放的烟花,象征节庆的欢乐气氛。
- 丝管: 指乐器,表示音乐的美妙。
- 龙吟: 比喻音乐的高亢激昂。
- 凤下空: 形容音乐悠扬,像凤凰在空中鸣叫。
- 乐事: 欢乐的事情,指宫廷中的娱乐活动。
典故解析:
- 秦树与汉宫: 诗中提到的秦树和汉宫,反映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秦代表权力与统一,汉则代表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 龙吟与凤鸣: 这两个典故常用来形容音乐的高雅和极致,象征着和谐美好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李白通过描绘宫廷的乐事、景象,表达了对欢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君王的享乐。
诗歌鉴赏: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宫廷欢乐的诗,更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使得整体节奏感十足,仿佛能听见音乐声在耳边回响。第一句“卢橘为秦树”通过对比展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暗示了盛世的繁荣与富饶。而“蒲萄出汉宫”则进一步强调了丰收与美好的象征,暗示着皇权的庇护与国家的兴旺。
诗中的乐器声响如“笛奏龙吟水,萧鸣凤下空”,不仅给人以听觉的享受,也传递出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最后一句“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则是对当时君王享乐生活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和谐与快乐的期许与渴望。整首诗以欢快的基调,展示了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也是对普遍欢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卢橘为秦树:象征丰饶与美好,暗示历史的延续。
- 蒲萄出汉宫:强调宫廷的富饶,显示汉朝的繁荣。
- 烟花宜落日:描绘节庆的快乐,烘托出欢乐的气氛。
- 丝管醉春风:音乐让人陶醉,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欢愉。
- 笛奏龙吟水:音乐如龙吟般高亢,水面荡漾,生动形象。
- 萧鸣凤下空:音乐悠扬如凤鸣,表现出一种高雅的境界。
- 君王多乐事:表达君王享乐生活,反映社会的繁荣。
- 还与万方同:强调快乐的普遍性,呼应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吟”和“凤鸣”,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夸张:如“君王多乐事”,强调权力与快乐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的欢乐活动,反映了唐代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卢橘:象征丰饶,反映社会的富裕。
- 蒲萄:象征丰收,代表美好的生活。
- 烟花:象征欢乐,表现节庆的气氛。
- 丝管:象征音乐,传达高雅的艺术感受。
- 龙吟:象征力量,表现音乐的高亢。
- 凤鸣:象征美好,传递一种高尚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其三》主要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A. 战争场面
B. 宫廷欢乐
C. 田园生活 -
诗中提到的“蒲萄”象征什么?
A. 富饶与美好
B. 孤独与忧伤
C. 战争与血腥 -
诗中“君王多乐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快乐生活的享受
C. 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同样展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 《月下独酌》:描绘了诗人在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体现了孤独与洒脱。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其三》更为欢快和乐观,杜甫则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偏向于个体的享乐,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的变迁与民生的困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时代》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其三》,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学习这首经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