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郎中赴太原》

时间: 2025-01-17 09:16:32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邢郎中赴太原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将领得到了良好的策略,恩威并行如同筑起了长城。如今在并州北方,看不见胡人驻军。晋地的田野上,雨水刚刚丰盈,汾河的水波也显得清澈。与古时相比,今天的局面无可比拟,愿意气风发的我送你启程。

注释:

  • 上将:指将领。
  • 良策:好的计策或策略。
  • 恩威:指恩惠与威严。
  • 长城:比喻防御的屏障。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胡兵:指北方的胡人军队。
  • 晋野:指晋地的田野。
  • 汾河:山西省的主要河流。
  • 所从古无比:与古代相比,没有可比之处。
  • 意气送君行:带着豪情壮志送你出发。

典故解析:

“长城”在古诗中常用作防御和保护的象征,代表着抵御外敌的决心和力量;而“胡兵”则象征着外敌的侵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唐代常有北方民族的侵扰。诗中提及的“汾河”与“晋野”都是山西的地理特征,映射出作者对于家乡的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子云,号乐天。与王维、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民生幸福的关注,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关心。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与平安局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作者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姚合的《送邢郎中赴太原》是一首颇具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写国家的安定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开头两句,用“良策”与“长城”来象征国家的安稳与将领的智慧,突显出国家治理的成功。接着,提到“并州北,不见有胡兵”,不仅描绘了边境的安宁,更是对战乱时代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示出一个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山水画卷。这种清新自然的意象,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觉,彰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最后,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尽管离别,但心中意气风发,送君远行。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自然的元素,展现了姚合深厚的诗歌功底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上将得良策:指将领获得了有效的策略,表明国家政治的明智与有序。
    • 恩威作长城:暗喻将领的恩德与威严如同长城一般坚固,显示出其治理的能力。
    •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强调边境安宁,体现出社会稳定的局面。
    •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生机和美好。
    •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表达对朋友的祝愿,意气风发,送行之情。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恩威比作长城,形象地展示出将领的威严与能力。
    • 对仗:如“良策”与“长城”,“胡兵”与“波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3.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国家安定的欣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友谊。

意象分析:

  • 良策:象征智慧与策略。
  • 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与安全。
  • 胡兵:象征外敌的威胁。
  • :象征丰收与希望。
  • 汾河: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送别友人
    • B. 描述战争
    • C. 讴歌自然
    • D. 以上皆是
  2. “上将得良策”中的“良策”指的是什么?

    • A. 好的策略
    • B. 好的食物
    • C. 好的天气
    • D. 好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汾河”主要指哪个地区?

    • A. 山西
    • B. 江苏
    • C. 广东
    • D. 四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赠汪伦》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姚合与王维:虽然两者都以自然和友谊为主题,但姚合更强调国家的安定与友人的祝愿,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在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