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凭阑人·赠吴国良 倪瓒 〔元代〕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有一位姓吴的客人吹奏着洞箫,月光沉入江中,春日的晨雾刚刚散开。湘水之神无法召唤,但在水云之间,仿佛有环佩在轻轻摇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郎:指姓吴的客人。
- 洞箫: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 明月沉江:形容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如同沉入江中。
- 湘灵:指湘水之神,传说中的女神。
- 环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这里指湘灵的装饰。
典故解析:
- 湘灵不可招:源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湘夫人即湘水之神,这里表示无法召唤湘水之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诗人,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赠给一位姓吴的朋友,赞美其吹箫技艺,并通过描绘月光、春雾、湘灵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美而神秘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江边的幽美画面。首句“客有吴郎吹洞箫”,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赞美吴郎的箫声。次句“明月沉江春雾晓”,以明月沉江、春雾初散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则通过湘灵的形象,增添了一层神话色彩,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倪瓒的诗风清新淡雅,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有吴郎吹洞箫”:直接点明诗的主题,即赞美吴郎的箫声。
- “明月沉江春雾晓”:通过明月沉江、春雾初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湘灵不可招”:借用湘灵的典故,表示无法召唤湘水之神,增添了神话色彩。
- “水云中环佩摇”:通过湘灵的环佩摇动,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沉江”比喻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如同沉入江中。
- 拟人:“水云中环佩摇”拟人化湘灵的环佩,使其具有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赞美吴郎的箫声,以及描绘月夜江边的幽美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春雾:增添了神秘和朦胧的氛围。
- 湘灵:神话中的女神,增添了诗的神话色彩。
- 环佩:象征着湘灵的装饰,增添了诗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吴郎”指的是什么? A. 姓吴的客人 B. 姓吴的女子 C. 姓吴的诗人 答案:A
-
“明月沉江春雾晓”中的“沉江”是什么意思? A. 月亮沉入江中 B. 月亮映照在江面上 C. 月亮消失在江中 答案:B
-
“湘灵不可招”中的“湘灵”指的是什么? A. 湘水之神 B. 湘江的灵魂 C. 湘江的仙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与倪瓒《凭阑人·赠吴国良》: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社会现实,而倪瓒的诗更加注重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楚辞》:了解湘灵的典故,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