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兴(四首)》
时间: 2025-01-14 03:1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山隐隐带滦河,金碧光中望馺娑。
五谷不生羊马盛,二仪殊候雪霜多。
打围阵合穹庐转,警跸声传御驾过。
漠漠黄沙天万里,壮心未解说风波。
白话文翻译:
青山隐约地环绕着滦河,金光闪烁的阳光下,望见那优雅的舞者。五谷不生,羊马却繁盛,天地之间的气候却不同,雪霜增多。围场上打着阵,帐篷在旋转,警报声传来,皇帝的车队经过。茫茫的黄沙覆盖了万里天空,我的壮志未能解脱,依然在谈论风波。
注释:
- 隐隐:隐约的样子。
- 滦河:指滦河,流经河北省的河流。
- 金碧光:形容光辉灿烂的景象。
- 馺娑:指优雅的舞姿,可能指代舞者。
- 二仪:指阴阳,形容天气变化。
- 打围阵:指围场中集合、演练。
- 穹庐:形容帐篷,或指蒙古包。
- 警跸:警报的声音,提醒皇帝车队经过。
- 壮心:指志向、抱负。
- 风波:指世间的纷争、动荡。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二仪”提及阴阳变化,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诗中描绘的场景与古代游牧生活相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号“天隐”,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纷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
《谩兴》四首是王冕在游历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扰。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交织,表现出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
诗歌鉴赏:
王冕的《谩兴》四首,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从青山、滦河的自然景观入手,逐步引入人事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开篇描绘青山和滦河的美丽景象,似乎在向读者展示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然而,随后的“五谷不生羊马盛”则揭示了现实的困境,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与生存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通过对围阵、警跸的描述,表现出朝廷的威严与社会的紧张气氛,营造出一种压迫感。
最后,诗人以“壮心未解说风波”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思考。这里的“壮心”不仅指个人的理想抱负,也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王冕通过这首诗,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其博大的胸怀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隐隐带滦河:描绘青山环绕滦河的景象,表达宁静与优美。
- 金碧光中望馺娑:在阳光照耀下,看到优雅的舞姿,营造出一种富丽的氛围。
- 五谷不生羊马盛:反映农业的困境与牧业的繁荣,暗示社会的不平衡。
- 二仪殊候雪霜多:讲述天气变化,象征着自然与人事的复杂关系。
- 打围阵合穹庐转:描绘围场的热闹景象,象征着权力与秩序。
- 警跸声传御驾过:强调皇帝的威严与社会的紧张。
- 漠漠黄沙天万里:形象地表现出苍茫的自然景象。
- 壮心未解说风波:表达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隐隐”,用隐喻表现自然的美。
- 对仗:前两句中“青山”和“金碧”,形成对照,增强诗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现象,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动荡,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宁静、稳定的自然力量。
- 滦河: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五谷:代表生计与繁荣。
- 羊马:象征着财富与生存。
- 黄沙:象征着困境与无尽的烦恼。
- 壮心:代表理想与抱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滦河”指的是哪条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滦河
- D) 珠江
-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社会的动荡
- C) 个人的理想
- D) 战争的残酷
-
“警跸声传御驾过”中“警跸”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警觉
- B) 皇帝的车队
- C) 士兵的训练
- D) 自然的现象
答案:
- C) 滦河
- B) 社会的动荡
- B) 皇帝的车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冕 vs. 李白: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冕更关注社会动荡,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体的豪情与豪放。
- 王冕 vs. 杜甫:王冕的作品更具抒情性,杜甫则更倾向于写实,展现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冕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