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僧壁
作者: 赵嘏 (唐代)
晓望疏林露满巾,
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
却笑高僧衣有尘。
白话文翻译:
清晨望去,稀疏的树林上露水沾湿了我的衣巾,
碧绿的山中,秋天的寺庙适合闲人居住。
我在溪边整天观看红叶,
却只笑那高僧的衣服上沾有尘土。
注释:
- 晓望:早晨眺望。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露满巾:露水沾湿了衣巾。
- 碧山秋寺:青翠的山中秋天的寺庙。
- 属闲人:适合闲人居住。
- 溪头:溪边。
- 尽日:整天。
- 红叶:秋天的红色树叶。
- 高僧衣有尘:高僧的衣服上沾有尘土。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高僧”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禅宗、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嘏,字允升,号云溪,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翰林学士,诗风清新,擅长五言古诗。
- 创作背景:赵嘏生活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常游山玩水,寄情于自然,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僧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禅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清晨宁静时光的细腻观察。开篇通过“晓望疏林露满巾”勾勒出一幅清晨树林的画面,露水润泽的景象生动而真实,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透彻的清新空气。接着,“碧山秋寺属闲人”则将视线引向秋季的寺庙,诗人在这幅图中显得悠然自得,似乎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而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溪边看红叶的情景,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心中却对高僧衣上的尘土产生了一种轻松的嘲笑。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尘埃的洒脱态度,也暗含对高僧清净生活的尊重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望疏林露满巾:早晨望去,稀疏的树林上露水沾湿了我的衣巾,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自然气息。
- 碧山秋寺属闲人:青翠的山中,秋天的寺庙适合闲人居住,表达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
- 溪头尽日看红叶:在溪边整天观赏红叶,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惬意。
- 却笑高僧衣有尘:最后一句以轻松的语气调侃高僧的尘土,既表现了对高僧生活的轻松态度,又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尘埃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一种心境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和均衡,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高僧修行生活的尊重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力。
- 红叶:代表秋天与时光流逝。
- 高僧: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僧”象征什么? A. 世俗繁华
B. 清净修行
C. 乡村生活 -
诗中“碧山秋寺”指的是: A. 一座春天的庙宇
B. 一个夏天的乐园
C. 一座秋天的寺庙 -
“溪头尽日看红叶”表达了诗人: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高僧的尊敬
答案: 1.B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诗词对比: 比较《题僧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静夜思》更倾向于对亲情的思念,而《题僧壁》则强调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