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里蒹葭十里秋,平湖深处隐龙湫。夜来吐作三珠弄,不碍寒空一镜收。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长的芦苇丛中,秋天的气息弥漫,平静的湖面深处隐藏着龙的涧谷。夜晚的水波像三颗珍珠在玩耍,不妨碍寒冷的天空映照出一面镜子般的湖面。
注释:
- 蒹葭:指芦苇,生长在水边,常与秋天的景象相联。
- 隐:隐秘,藏匿的意思。
- 龙湫:指深邃的水潭或涧,形象地表达出湖水的深邃与神秘。
- 吐作:吐出、展现的意思。
- 三珠弄:比喻水面波动如三颗珍珠在嬉戏。
- 寒空一镜收:指寒冷的天空映照在湖面上,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湖水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西湖景致常与古代诗人所吟咏的意境相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常被描绘为风景如画、灵秀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孙宸,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李孙宸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西湖的某个秋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湖面与秋天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潭印月》是李孙宸的名作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西湖的魅力。诗中通过对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开头的“十里蒹葭十里秋”,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意象生动,给人一种空间的延展感。接着“平湖深处隐龙湫”则引入湖水的深邃,暗示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夜晚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似乎在玩耍的三颗珍珠,生动而灵动,给人一种幽静而梦幻的感觉。最后一句“不碍寒空一镜收”则将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寒冷的天空与湖面的映照,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融汇了情感与景色的交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里蒹葭十里秋”:描绘了秋季的芦苇荡,给人一种广阔而清新的感觉。
- “平湖深处隐龙湫”:湖水深邃,仿佛藏有神秘的涧水,暗示着自然的深邃。
- “夜来吐作三珠弄”:夜间的湖水波动如三颗珍珠,生动形象。
- “不碍寒空一镜收”:湖面如镜,映照着天空,展现出冷静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珍珠”比喻湖水波动,形象生动。
- 对仗:“十里蒹葭十里秋”对“寒空一镜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其和谐的思考,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意象分析:
- 蒹葭: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
- 龙湫:象征着神秘与深邃,暗示自然的魅力。
- 三珠:象征着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 寒空:象征着宁静与清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芦苇 B. 珍珠 C. 湖水 D. 以上都是
-
诗中“寒空一镜收”意在表达什么? A. 湖面波动 B. 天空明亮 C. 湖面如镜 D. 夜晚寒冷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神秘 B. 人生的哲理 C. 对西湖的赞美 D. 秋天的萧条
答案:
- D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写西湖,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情感。
- 白居易《琵琶行》中则通过音乐的意象来表达情感,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西湖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