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过泸定》
时间: 2025-01-19 13:53: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过泸定》
作者:王蛰堪
大渡奔涛气势汹,
依稀影事认从容。
庸才已铸千年错,
绝域徒教一堑供。
骄汉武,蔑唐宗。
漫凭成败话英雄。
江山百代馀残劫,
独对遥峰夕照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渡河的壮丽景象,奔腾的水流气势磅礴,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诗人感叹那些庸才造就的历史错误,虽然身处绝境,却只留下那一堑深渊供人瞻仰。自古英雄辈出,骄傲的汉武帝曾经蔑视唐朝的宗主地位。然而,成败得失已成往事,谈论英雄也不过是徒劳。经历了百代的风雨,残余的都是历史的劫难,唯有夕阳映照下的远山,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注释
- 庸才:指能力平庸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历史上犯下错误的人。
- 绝域:指遥远的地方或困难的境地,这里表示一种无奈的处境。
- 骄汉武:指汉武帝,古代中国一位杰出的皇帝,因其雄才大略而著称。
- 唐宗:指唐朝的宗主,象征着强大与辉煌。
- 江山百代:指国家历史的悠久,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作品多以历史、自然为题材,常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 过泸定》创作于王蛰堪游历泸定时,受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启发。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沉思及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鹧鸪天 过泸定》通过对大渡河壮丽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反思。开篇的“大渡奔涛气势汹”展示了自然的伟力,水流奔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诗人对庸才的批判,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认识,认为历史的错误是由无能之辈造成的。
“骄汉武,蔑唐宗”一联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及其成就的无奈感叹。这里不仅仅是对个人功过的评价,更是对历史兴衰的沉思。通过“漫凭成败话英雄”,诗人指出成败本是过眼云烟,真正重要的在于历史的教训。
最后两句“江山百代馀残劫,独对遥峰夕照红”,诗人在面对历史的积累与变迁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夕阳下的远山象征着希望与宁静,似乎在告诉人们,尽管历史充满了劫难,但美好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渡奔涛气势汹:开篇描绘大渡河的壮观场景,气势汹涌。
- 依稀影事认从容:历史的影像依稀可见,诗人却在其中保持从容。
- 庸才已铸千年错:庸才的错误造成了千年历史的悲剧。
- 绝域徒教一堑供:在绝境中,仅留下深渊供人瞻仰。
- 骄汉武,蔑唐宗:引入历史人物,表达对英雄的无奈。
- 漫凭成败话英雄:成败已成往事,讨论英雄似乎毫无意义。
- 江山百代馀残劫:历史历经沧桑,留下的是无尽的残劫。
- 独对遥峰夕照红:面对历史的沉重,唯有遥望夕阳下的远山,感受到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奔涛”来形容历史的洪流。
- 对仗:如“骄汉武,蔑唐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夕阳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绝域”则象征着历史的重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探讨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反映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大渡河: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历史的流逝。
- 庸才:代表历史上的错误创造者,警示后人。
- 夕阳: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虽经历了沧桑,依然存在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鹧鸪天 过泸定》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蛰堪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骄汉武”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孙权 -
诗中“江山百代馀残劫”的意思是? A. 历史悠久
B. 充满灾难的历史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对英雄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鹧鸪天 过泸定》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但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教训,而后者则表现了对即刻享乐的渴望。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王蛰堪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鹧鸪天 过泸定》的艺术魅力与历史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