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寄庶之》
时间: 2025-01-04 10:10:01意思解释
解佩令 寄庶之
作者: 秦鸿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抟沙成碇,撚风成缆。
结虚空花影成罱。
细履流年,数屐底波痕千点。
隔蓬山望中犹闪。
孤檠谁秉,深潭谁烛,
映眉端鱼龙光惨。
月洒江心,不曾悔连宵清减。
任无端云舒云敛。
白话文翻译:
将沙子聚集成锚,捻起风来作缆绳。
在虚空中结出花影,犹如水面荡起的涟漪。
细小的鞋履在流年中行走,底下波痕如千点星光。
隔着蓬山远望,依稀看到星光闪烁。
孤独的灯笼谁来点燃,深潭中又是谁照明?
映照在眉梢的光影如同鱼龙一般黯淡。
月光洒在江心,我从未后悔连夜的清减。
任凭云彩随意舒展与收敛。
注释:
- 抟沙成碇:用沙子堆成锚,象征把握和稳固。
- 撚风成缆:将风编织成缆绳,表达对自然力量的运用。
- 虚空花影:在空中形成的花影,暗示梦幻与现实的交融。
- 屐底波痕:鞋底留下的波痕,象征时间流逝的痕迹。
- 孤檠谁秉:孤单的灯笼由谁点亮,表达孤独感。
- 月洒江心:月光洒在江面,象征宁静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流转、孤独感和自然景象的思考,处于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诗中的意象充满了对时间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解佩令 寄庶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以“抟沙成碇,撚风成缆”的句子,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掌控与依赖。接下来的“细履流年,数屐底波痕千点”,则用鞋底的波痕暗示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岁月无情。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孤檠谁秉,深潭谁烛”,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既有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也有对人际关系的质疑。与“月洒江心,不曾悔连宵清减”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接受与无怨无悔的态度。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抟沙成碇:象征着稳固,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 撚风成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知及对生活的掌控。
- 结虚空花影成罱:在虚空中创造美好,展现出梦幻般的意境。
- 细履流年:细小的鞋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流年不复。
- 数屐底波痕千点:波痕是岁月的印记,表达时光的消逝。
- 隔蓬山望中犹闪:远望星光,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 孤檠谁秉,深潭谁烛:孤独与渴望的结合,形成一种无奈的情感。
- 映眉端鱼龙光惨:光影的黯淡,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月洒江心:象征宁静的思考,表达一种随和的态度。
- 任无端云舒云敛:人生起伏无常,任由其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子比作锚,将风比作缆,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灯笼、深潭被赋予人的特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时间流逝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对自然的敬畏。诗人的情感基调在于接受与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稳定。
- 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不羁。
- 月光:象征宁静、思考与孤独。
- 波痕:暗示岁月的痕迹,时间的不可逆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抟沙成碇”意指什么?
- A. 把沙子堆成锚
- B. 让沙子飘散
- C. 制作沙子玩具
- 答案: A
-
“孤檠谁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孤独的无奈
- B. 对热闹的渴望
- C. 对生命的赞美
-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月洒江心”象征了什么?
- A. 热情如火
- B. 宁静思考
- C. 生命的喧嚣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秦鸿的诗更加注重对孤独感的表现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探讨了思乡与人情的交融。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唐诗宋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