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题抱香室填词图》
时间: 2025-01-01 13:09:5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天香 题抱香室填词图
作者: 周庆云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疏蝶惊秋,愁鹃诉晚,高楼静夜孤倚。
柳浪题痕,月湖书影,往事半随烟水。
冷香自抱,谁写出天涯吟思。
分韵宫商细嚼,传神素缣还是。
南云雁边剩寄。梦罗浮问梅开未。
记取浦滨觞咏,海沤身世。
笛外寒笳四起。怕盼尽斜曛暮鸦蔽。
倦眼江山,幽怀画里。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稀疏的蝴蝶惊起,愁苦的杜鹃在傍晚时分诉说着情思。高楼之上,夜色静谧,我独自倚靠。柳树在水面上荡漾,留下的痕迹,月光下的湖面映出往事,似乎都随着烟水飘散。冷香在怀中自抱,谁又能写出那天涯的吟唱和思绪?细细品味着音律的变化,是否能传达那份在素缣上流淌的情感?南方的云雁依旧寄托着思念,梦中问询罗浮山的梅花是否绽放?想起在浦滨吟咏的酒杯,海水涌动着我的身世。笛声和寒笳的声音此起彼伏,怕是要等到斜阳西沉,暮鸦遮蔽天际。倦怠的眼望着江山,幽静的心情藏在画中。
注释:
- 疏蝶:稀疏的蝴蝶,指秋天蝴蝶不再繁多。
- 愁鹃:杜鹃鸟,因其鸣叫而与愁苦联系在一起。
- 高楼:指高处的楼阁,表达孤独感。
- 柳浪:柳树在水面上荡漾的景象。
- 冷香自抱:冷香自我怀抱,暗指内心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罗浮山:位于今广东,是道教名山,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情感。
- 浦滨:指水边,常用作饮酒吟咏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庆云,近代诗人,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某个秋季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天香》是周庆云的一首极具诗意的作品,透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内心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开篇通过“疏蝶惊秋”与“愁鹃诉晚”,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氛围,仿佛夜空中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相互呼应。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柳浪”、“月湖”等,不仅描绘出秋季的美丽,更暗含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思考。尤其是“冷香自抱,谁写出天涯吟思”,不禁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述的情感,既是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富哲理,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通过“梦罗浮问梅开未”,诗人试图在梦中寻找答案,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释然。而“笛外寒笳四起”,则将这份思索带入更广阔的空间,笛声与寒笳的交织,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的多变和不确定。整首诗在意象的交错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思考,呈现出时代变迁中的人情冷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蝶惊秋,愁鹃诉晚”:描绘秋天的冷清,蝴蝶少见,杜鹃的哀鸣传递着愁苦。
- “高楼静夜孤倚”:在高楼上,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交织。
- “柳浪题痕,月湖书影”:柳树与湖水的映衬,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 “往事半随烟水”:往事如烟水般飘散,难以把握。
- “冷香自抱,谁写出天涯吟思”:心中冷香环绕,情感无法用文字表达。
- “分韵宫商细嚼,传神素缣还是”:细致品味音律与意境,传达出对美的追求。
- “南云雁边剩寄”:南方的雁群寄托着思念之情。
- “梦罗浮问梅开未”:梦中询问梅花的开放,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 “记取浦滨觞咏,海沤身世”:回忆与朋友在海边的饮酒吟咏。
- “笛外寒笳四起”:笛声与寒笳交错,表达生活的多变。
- “怕盼尽斜曛暮鸦蔽”:害怕斜阳西沉,暮鸦遮蔽视线。
- “倦眼江山,幽怀画里”:倦怠的眼神注视着江山,内心的幽怀藏于画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往事半随烟水”,将往事比作烟水,隐喻难以捉摸。
- 拟人:如“愁鹃诉晚”,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高楼静夜孤倚”与“柳浪题痕,月湖书影”,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蝴蝶:代表着美好与脆弱,暗示着逝去的青春。
- 杜鹃:常与愁苦联系,象征着无法释怀的情感。
- 柳树:柔美与脆弱的象征,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 月湖:象征着宁静与回忆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激昂
- D. 平静
-
“疏蝶惊秋”中的“惊”字意为:
- A. 使恐惧
- B. 使惊讶
- C. 使惊动
- D. 使高兴
-
“南云雁边剩寄”中的“雁”指的是:
- A. 鸟类
- B. 朋友
- C. 思念
- D. 远方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但李清照的情感更加直白,而周庆云则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对时光的思索,但苏轼在豪放中有更多的悲壮,而周庆云则更显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中国近代诗歌史》
- 《周庆云诗集》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