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时间: 2025-01-01 11:27:02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炼精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步虚词
作者: 皎然 〔唐代〕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炼精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白话文翻译:

因阅读真理的法门,我感慨西城的君子。
玉笙在苍穹之下,人间从未听闻。
太阳的光辉炼成精魂,洁白无瑕无污秽。
有人说我具有仙人的骨骼,愿让我服用灵药。
俯身仰首惭愧于我的灵魂容颜,愿意随鸾鸟和仙鹤飞群。
突然间,风起云涌,飘渺地归向青云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我。
  • 真诀:指真理的法门或道理。
  • 西城君:可能指的是某位高人或仙人。
  • 玉笙:一种乐器,象征优雅和高远。
  • 青冥:指天空或深邃的宇宙。
  • 精魄:精华或灵魂。
  • 皎皎:形容洁白明亮。
  • 氤氲: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 灵颜:精神或灵魂的容颜。
  • 鸾鹄:比喻高洁的鸟类,象征仙人或高尚之士。
  • 缥渺:形容轻盈而又虚幻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西城君”可能隐喻道教或佛教中的高人,象征追求真理和精神境界。
  • “鸾鹄群”可引申为追求高尚的志向,与众不同的人生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景明,号皎然,年少时即以诗名扬,擅长山水诗和玄言诗。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步虚词》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道教文化盛行,诗人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步虚词》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清晰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境界的追求。首句“予因览真诀”引入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表明其因了解真理而感慨万千,随即提到“西城君”,可能暗指某位道教高人,彰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玉笙下青冥”的意象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幽的境界,象征着皎然的思想和追求是高远的。随后的“日华炼精魄”描绘出一种光明与纯净的状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的清澈。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道教的哲理,同时又不乏对人间世俗的反思。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愿意随同高洁的鸟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将人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中,诗人因读到真理感而感慨,表现出对智慧的渴求。
  • 第二联中,玉笙的声音只有在青冥之中才能听到,暗示着世俗无法理解的真理。
  • 第三联表现出超然的境界,日华象征着光明与纯净,炼精魄指向内心的升华。
  • 第四联中“仙骨”暗示着诗人自认为拥有超脱的品质,希望借助灵药达到理想状态。
  • 第五联中对灵颜的惭愧,表现出对自身修为的不满与追求。
  • 第六联中突然的风起,象征着向理想与自由的飞升,回归自然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华炼精魄”,将光明比作炼制的过程。
  • 对仗:“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体现对仗工整。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精神升华的向往,表现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融入自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笙:象征高雅与纯净的音韵。
  • 青冥:代表广阔的宇宙与理想。
  • 日华:象征光明的智慧与内心的清明。
  • 鸾鹄:象征高洁与追求自由的灵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城君”可能象征什么? a) 一位仙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国君
    d) 一位商人

  2. “玉笙下青冥”中的“青冥”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天空
    c) 地面
    d) 山谷

答案:

  1. a) 一位仙人
  2. b) 天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但皎然更侧重于道教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