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时间: 2025-01-06 09:27:44

西上登雀台。

东下望云阙。

层阁肃天居。

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

璇题纳行月。

筑山拟蓬壶。

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

征声匝卭越。

陈钟陪夕燕。

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

身意会盈歇。

蚁壤漏山阿。

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

物忌厚生没。

智哉众多士。

服理辨昭昧。

意思解释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西上登雀台。
东下望云阙。
层阁肃天居。
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
璇题纳行月。
筑山拟蓬壶。
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
征声匝卭越。
陈钟陪夕燕。
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
身意会盈歇。
蚁壤漏山阿。
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
物忌厚生没。
智哉众多士。
服理辨昭昧。


白话文翻译:

登上雀台向西望去,
东边遥望云层中的阙门。
层层阁楼庄严地矗立在天空,
驰骋的道路笔直如同发丝。
华美的屋顶与飞霞相交相映,
璇美的题字迎接着行月。
筑起的高山似乎要比肩蓬壶,
水池的形状像深邃的海洋。
色彩的选择遍布齐国和代国,
号角声响彻越国和卭地。
锣声伴随着夕阳下的燕子,
笙歌的旋律等待着晨光的到来。
年华易逝无法重回,
身心的感受时常盈盈而歇。
土壤似蚂蚁般渗漏于山阿,
泪水如丝般摧毁了金骨。
器物丑陋且倾斜,
物质的丰厚忌惮着生死。
众多士人真是聪明,
他们懂得道理分辨昏暗。


注释:

  1. 雀台: 传说中的高台,意为高处的观景台。
  2. 云阙: 指天上的宫阙,具有神秘的意味。
  3. 绣甍: 华丽的屋顶。
  4. 蓬壶: 传说中的仙境。
  5. 溟渤: 指深邃的海洋。
  6. 器恶: 指器物的丑陋或不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鲍照对人生的感悟中,表达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高台、阁楼、飞霞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通过“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天地的敬畏与向往。接下来的“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景象的雄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涉及的意象如“绣甍”、“璇题”、“蓬壶”等,构建了一种理想的境界,隐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渴望。同时,“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则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天地万物的敬仰,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上登雀台”:登高而望,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决心。
  • “东下望云阙”:视野开阔,象征对未来的向往。
  • “层阁肃天居”:描绘出一种庄重的氛围。
  • “驰道直如发”:形象表现道路的笔直,暗示人生的方向。
  • “绣甍结飞霞”:华美的景象,隐喻美好理想的结合。
  • “年貌不可还”:感慨时间如流水,终不可逆转。

修辞手法:

  • 比喻: “驰道直如发”,将道路比作发丝,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雀台: 高处的视角,象征理想与追求。
  • 云阙: 天上的宫阙,代表神秘与向往。
  • 蓬壶: 仙境,象征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上登雀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B

  2. “年貌不可还”是对什么的感叹?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苦涩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但鲍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鲍照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