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菱歌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暌阔逢暄新。
凄怨值妍华。
愁心不可荡。
春思乱如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久别重逢时,春天的暖意带来的复杂情感。面对美丽的花朵,内心却充满了凄凉与怨恨,无法摆脱愁苦的心情。春天的思绪如同缠绕的麻线,难以理清。
注释:
- 暌阔:久别,指长时间没有见面。
- 逢暄新:遇到温暖的春天。
- 凄怨:悲伤与怨恨交织。
- 妍华:美丽的花朵。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荡:摆脱、消散。
- 春思:春天的思绪。
- 乱如麻:形容思绪纷乱,像麻线一样纠缠不清。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思乱如麻”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述春天带来的情感起伏和思绪纠缠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复杂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诗。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恋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采菱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许多人因战乱而离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采菱歌》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的“暌阔逢暄新”,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久别重逢。尽管春天的阳光温暖,生机盎然,但诗人却因内心的“凄怨”而感到惆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接着,诗人提到“愁心不可荡”,表达出一种无法摆脱的忧愁,这种愁苦恰似春天的思绪,复杂而难以理清,形成“春思乱如麻”的强烈视觉意象。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暌阔逢暄新:长时间的分离,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重逢。
- 凄怨值妍华:在美丽的花朵面前,心中却充满了悲伤与怨恨。 3.愁心不可荡:烦恼的心情难以消散,仿佛被牢牢锁住。
- 春思乱如麻:春天的思绪纷乱如麻,难以理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凄怨”与“妍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春思乱如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脆弱。
- 春:象征重生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与愁苦相交织。
- 麻线:象征思绪的复杂与纠缠,无法理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暌阔”指的是什么? A. 久别
B. 亲近
C. 分离
D. 和睦 -
“春思乱如麻”中的“如麻”比喻了什么? A. 美丽
B. 复杂
C. 伤感
D. 清晰 -
鲍照生活在什么时代? A. 唐朝
B. 南北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比较鲍照的《采菱歌》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但鲍照更注重内心情感的复杂,而杜甫则透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 《南北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