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衍死敌》

时间: 2024-12-29 20:29:14

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

龙泉尚照孤臣血,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气吞虎豹力难支。

岭南一段纲常事,付与当年史氏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越风尘暗铁衣,
捐躯报国是男儿。
龙泉尚照孤臣血,
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
气吞虎豹力难支。
岭南一段纲常事,
付与当年史氏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士在战争中英勇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南方的风沙遮蔽了铁甲,表明了战士身处艰苦环境的困境,但他们甘愿为国捐躯,表现了男子汉的气概。龙泉剑的光辉映照着孤臣的鲜血,马革裹尸显得无情,显示出烈士的悲壮。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战士心中的志向,虽然心中渴望奋发向上,但力量却难以支撑。最后一句则提到岭南的故事将由历史学家记录,表明了历史的重要性。

注释

  • 百越:指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常与中央王朝发生冲突。
  • 风尘:风沙,形容战斗环境的艰苦。
  • 铁衣:指铠甲,象征战士的装备。
  • 龙泉:指龙泉剑,象征忠诚与英勇。
  • 马革:指用马皮裹尸,象征烈士的壮烈。
  • 鲸鲵:指大鱼和大虫,象征强大的敌人。
  • 岭南:指中国南方地区,特指广东、广西。
  • 纲常事:指纲常法则,表明人们应遵循的道德和伦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在诗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英勇战士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多次遭受外敌侵扰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战士们英勇牺牲的赞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挽陈衍死敌》是一首充满英勇气概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牺牲战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开头两句“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以极其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不屈不挠的形象。诗人用“铁衣”象征战士的铠甲,暗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孤独与艰辛。同时,诗中对“龙泉”的提及,既是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追溯,显示出诗人对血战的敬重与怀念。

接下来的“马革何怜烈士尸”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烈士的悲痛和对国家的忠诚。全诗通过对英勇牺牲的深切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盼。最后一句“付与当年史氏知”则给全诗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强调了历史的见证与铭记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此诗不仅是对陈衍的悼念,更是对所有为国捐躯之士的深切怀念,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越风尘暗铁衣:描绘了战士们在风沙中作战的艰难,暗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2. 捐躯报国是男儿: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光荣,体现了男子汉的责任感。
  3. 龙泉尚照孤臣血:龙泉剑照耀着孤独战士的鲜血,象征忠诚与英勇。
  4. 马革何怜烈士尸:用马皮裹尸,表达了对烈士的悲痛与无情。
  5. 志灭鲸鲵心欲奋:表达了战士心中渴望奋发向上的志向。
  6. 气吞虎豹力难支:虽然心志高远,但力气却难以支撑,表现出无奈与悲壮。
  7. 岭南一段纲常事:提到岭南的历史,表明事情的重要性。
  8. 付与当年史氏知:强调历史的记录与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气吞虎豹”和“志灭鲸鲵”,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马革何怜烈士尸”,用马皮象征英勇战士的牺牲,生动形象。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英勇战士的敬仰与怀念,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传达出深厚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衣:象征战士的铠甲,代表着勇敢与牺牲。
  • 龙泉:象征忠诚,历史的见证。
  • 马革:代表烈士的牺牲,表现出悲壮。
  • 鲸鲵:象征强敌,表现出战士的勇气与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挽陈衍死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戴轸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百越风尘暗铁衣”中的“铁衣”指的是什么?
    A. 铁器
    B. 战士的铠甲
    C. 武器
    D. 盔甲

  3. 诗中提到的“马革”象征什么?
    A. 胜利
    B. 牺牲
    C. 忍耐
    D. 坚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by 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挽陈衍死敌》和《出塞》均表现了对战争和牺牲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对个体英勇的纪念,而后者则更关注于战斗的艰苦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