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杏行》
时间: 2025-01-17 10:3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杏行
作者: 王静涵 〔清代〕
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
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
晨起开竹扉,私忧花尽落。
残红虽满园,高枝犹灼灼。
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
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
微物有美恶,君子当何如。
飘风不终朝,吾慎葆其初。
白话文翻译
在园中有两棵杏树,花朵盛开如朝霞般灿烂。
狂风从西北方向刮来,卷起地上的黄沙。
清晨我打开竹制的门扉,心中忧虑花朵已然凋落。
虽然满园的残红依旧,然而高枝上的花依然鲜艳。
可叹那些落在地上的花,无风也会脱离树枝。
这几枝花真是卓越,风吹过后依然如故。
微小的事物有其美与丑,君子应当如何对待呢?
飘荡的风不会持续到早晨,我当小心珍惜其初始的美好。
注释
- 烂漫: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色彩鲜艳。
- 狂风:猛烈的风,常带有破坏性。
- 私忧:心中忧虑,特指个人的情感。
- 灼灼:形容光亮、鲜艳的样子。
- 堕地花:指从树上掉下来的花,象征着失落。
- 卓哉:赞叹的语气,表示对某事物的欣赏。
- 微物:细小的事物,可能指生活中的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静涵,清代诗人,风格清新、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及表达细腻的情感。其作品常以自然为题材,反映出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变迁交织的时期,王静涵以杏花为寄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双杏行》通过对杏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以杏花的盛开与凋落为切入点,结合风的侵袭,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诗的开头以“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引入,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随之而来的“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则突显了自然的无常与不可预测,犹如人生中的变故。
接着,诗人回到内心,表达了自己对花落的忧虑,似乎在借花的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尽管满园的残红依旧,但高枝的鲜艳仍让人感到希望。在此,诗人以“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感叹生命的脆弱,同时通过“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最后,诗人提出对微小事物的思考,提醒人们在风云变幻的世事中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描述杏花的美丽,借“朝霞”形容花的色彩鲜艳。
- 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描绘狂风来袭,带走美好的事物,象征自然的破坏力。
- 晨起开竹扉,私忧花尽落:表现诗人清晨的心情,因花落而感到忧虑。
- 残红虽满园,高枝犹灼灼:尽管花已凋零,但仍有希望的存在。
- 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感叹生命的无常,花的凋落无需风的催促。
- 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赞美依旧坚韧的花枝,象征不屈的精神。
- 微物有美恶,君子当何如:思考生活中的微小事物,提问应如何应对。
- 飘风不终朝,吾慎葆其初:表达珍惜初始美好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花比作朝霞,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动感。
- 对仗:在句式和意境上形成对比,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杏花的盛开与凋落为主线,探讨生命的脆弱与坚持,倡导珍惜当下,保持初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美好、短暂的生命。
- 狂风:代表外界的冲击与变化。
- 晨起: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残红:暗示过去的美好依然留存。
- 堕地花:象征失去与无常。
- 高枝:象征希望与坚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棵树是什么树?
A) 桃树
B) 杏树
C) 梨树
D) 橙树 -
“狂风西北来”中的“狂风”指什么?
A) 温和的风
B) 强烈的风
C) 细雨
D) 清风
答案:
- B) 杏树
- B) 强烈的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静涵的《双杏行》通过杏花的盛凋探讨生命的无常,而孟浩然的《春晓》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者在自然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王静涵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