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庭前的石竹花,在清晨的曙光下,花色鲜艳如同被霞光染上一般,花瓣的形状宛如巧匠裁剪的匣子里的刀具。尽管南风送来炎热,石竹花依然能够在小暑时节开放。游荡的蜜蜂对这花色赞不绝口,思念的妇人则因年华流逝而增添愁苦。每当看到这花,离别的愁绪便加重了,令人心中愁肠百结,日日如此。
注释
- 殷:形容颜色鲜艳。
- 疑:怀疑、猜测,此处指花色的鲜艳让人感到奇特。
- 匣刀:比喻花瓣的形状,形状精巧。
-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一段时间。
- 游蜂:指蜜蜂自由飞舞,形容其对花的喜爱。
- 思妇:思念丈夫或恋人的妇女,表达了情感的复杂。
- 离恨:离别的忧愁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独孤及,字子规,唐代诗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身处盛唐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见长,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独孤及的诗作虽不如李白、杜甫等人广为流传,但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上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庭前石竹花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离别的感慨。石竹花的盛开让作者想到了时光的流逝和感情的变迁,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对人事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们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诗歌鉴赏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石竹花的绚丽色彩,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接下来的“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则表现出石竹花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勇气。这种生命的顽强与人类情感的脆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后两句“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则转向情感的描绘,游蜂的欢快与思妇的愁苦形成对比,意在指出生命的美好与悲伤并存。最后的“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主题,表达了因离别而加重的愁苦,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伤。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意象的结合上,展现了独孤及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殷疑曙霞染:形容花色鲜艳,像晨曦中的霞光一样。
- 巧类匣刀裁:比喻花瓣形状精巧,像匣子里刀具的剪裁。
- 不怕南风热:说明石竹花不畏炎热的南风,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 能迎小暑开:在小暑节气时,花依然可以盛开,象征着生机。
- 游蜂怜色好:蜜蜂因花的美丽而流连,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思妇感年催:思念丈夫的妇女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增加了内心的愁苦。
- 览赠添离恨:看到花又想起离别,使得离愁更加深重。
- 愁肠日几回:反复经历这种愁苦,强调了情感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色比作晨曦的霞光,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如“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形成音韵和谐。
- 拟人:游蜂和思妇的情感表达,使自然与人情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石竹花为引子,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花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愁苦,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并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竹花: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之美。
- 游蜂:代表自然的生机与乐趣。
- 思妇:象征人类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 离恨:反映人生中的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殷疑曙霞染”是什么意思?
- A. 形容花色鲜艳
- B. 形容花瓣形状
- C. 形容离别的伤感
-
“思妇感年催”中的“思妇”指的是谁?
- A. 思念朋友的女子
- B. 思念丈夫的女子
- C. 思念父母的女子
-
诗中的“游蜂”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枯竭
- B. 生命的活力
- C. 人类的孤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夜泊牛津》:李白在船上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与对人生的思考,和独孤及的诗作在情感的复杂性上有相似之处。
《春望》:杜甫在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与独孤及在个人情感上的愁苦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