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时间: 2025-01-04 08:4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
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
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
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
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
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
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白话文翻译
在军队里待的时间不长,但我却常常被束缚在戎马之职。就像鸡飞不远,难道只求有羽翼?在城中游荡了三年,与你最为相识。你应该知道我心中所想,不在乎衣食的得失。主人树立了丰功伟绩,想要消灭天下的贼寇。虽然我愚笨,没有智谋,但愿意贡献一己之力。人生应该有气概,不能被饥寒所束缚。睡觉的时候空间可以宽敞,醒来时却觉得狭窄。古人不怕死,所怕的是死得无益。至交之间不可轻易分开,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你曾劝我努力,苦口婆心刺痛我的心。百年间心意相通,何必在乎地域的限制?
注释
- 兵马:指军队和武器。
- 愚:愚笨、智慧不足。
- 气健:形容人必须有气概和强健的体魄。
- 死无益:死去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
- 至交:深厚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 800—865),字子云,唐代诗人,广平(今河北广平)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在唐代有一定的影响,作品多描写友情、生活、边塞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身处魏州从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生活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开篇便以少有的军旅经历引入,显示出作者对戎马生涯的无奈与感慨。第二联通过“鸡飞不得远”隐喻,强调了人在环境和职责下的束缚。三年与友相识,彼此的心思早已相知,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的几句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作者虽然自谦愚笨,但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整首诗在气氛上虽有些沉重,但却不乏豪情。作者强调要有健全的气魄和勇敢的精神,不被生活的琐碎所困扰。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认为古人不怕死,而是害怕无益的死亡。至交之间的深厚感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执着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在兵马间:说明自己在军队的经历不多。
- 长还系戎职:却仍然被束缚于戎马的职责。
- 鸡飞不得远:用鸡的比喻表达自己难以自由的状态。
- 岂要生羽翼:是否只求有羽翼,但不能飞远。
- 三年城中游:在城中游荡,时间已久。
- 与君最相识:与友人相识已久。
- 应知我中肠:希望朋友理解自己的心意。
- 不苟念衣食:不在乎物质的得失。
- 主人树勋名:主人追求功名,渴望消灭贼寇。
- 愚虽乏智谋:虽自谦愚笨,但愿意奉献力量。
- 人生须气健:人生应有气概,不能被困。
- 饥冻缚不得:不能被饥寒所束缚。
- 睡当一席宽:睡觉时空间要宽敞。
- 觉乃千里窄:醒来时却感觉空间狭窄。
- 古人不惧死:古人并不害怕死亡。
- 所惧死无益:所怕的是死得毫无意义。
- 至交不可合:至交之间不可轻易分开。
- 一合难离坼:一旦结合便难以分离。
- 君尝相劝勉:朋友曾多次劝勉自己。
- 苦语毒胸臆:苦口的劝言刺痛了心。
- 百年心知同:百年的友谊彼此心知。
- 谁限河南北:不必在乎地域的限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鸡飞不得远”比喻束缚。
- 对仗:如“饥冻缚不得,睡当一席宽”。
- 排比:如“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强调观点。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马:象征战争与责任。
- 鸡:象征被束缚的自由。
- 城:象征生活的环境。
- 朋友:象征心灵的寄托与支持。
- 生死:象征人生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鸡飞不得远”比喻了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生活 -
“人生须气健”强调了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健康的重要性
C. 担当精神 -
诗中提到“至交不可合”的意思是什么? A. 不可轻易分开
B. 只能在一起
C. 不需要交朋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将进酒》相比,姚合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和人生的享乐。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