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群魔散尽真何乱》

时间: 2025-01-04 09:49:04

群魔散尽真何乱。

万事无萦绊。

一点光同青玉案。

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

劝君早把尘情拚。

下手速修转头晚。

前有风波深不浅。

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群魔散尽真何乱
尹志平 〔元代〕

群魔散尽真何乱。万事无萦绊。
一点光同青玉案。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
劝君早把尘情拚。下手速修转头晚。
前有风波深不浅。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

白话文翻译:

群魔散尽,真正的安宁无所扰乱,
万事再也不被牵绊。
只有一点光辉如同青玉案,
没有丝毫尘埃,永远没有障碍,能见到虚空的面貌。
劝你早日放下尘世的情感,
及时修行,否则转身就晚了。
前方的风波虽深不浅,
但神舟稳稳地掌舵,云朵是伴侣,笑着指向芦花岸。

注释:

  • 群魔:指各种烦扰、困扰的事物或情感。
  • 真何乱:真正的安宁是如何会受到扰乱呢。
  • 青玉案:比喻清澈明亮的境界。
  • 纤尘不挂:形容毫无尘埃的境界。
  • 得见虚空面:指能看到事物本来的面貌,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 尘情:指对世俗情感的执念。
  • 神舟:比喻人的内心或精神境界。
  • 芦花岸:比喻归宿或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的变革时期。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注重内心的修行与悟道,常常以自然景物作为寄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人们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感悟,提倡放下尘世的情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诗歌鉴赏:

《青玉案·群魔散尽真何乱》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群魔散尽”引入,暗示生活中种种烦恼和困扰,随即提出“真何乱”,即在真正的安宁中,这些纷扰又何足挂齿。接着,诗人以“一点光同青玉案”描绘出一种清明透亮的境界,表明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也寄寓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仿佛在诉说达到一种境界后,世俗的羁绊已然不存在。后面的“劝君早把尘情拚”则更是直白地劝诫他人,趁早放下对世俗情感的执念,及时修行,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整首词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和谐的态度。最后以“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的意象结束,既表现出稳重从容的气度,也隐含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最终指向理想的归宿“芦花岸”。诗人通过对内心的探索,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魔散尽真何乱:众多烦恼消散,真正的宁静如何会被扰乱?
  2. 万事无萦绊:世间万事再也没有牵挂。
  3. 一点光同青玉案:只有一缕光辉如同青玉案般明亮。
  4. 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没有任何尘埃,永远没有障碍,能够见到事物的本质。
  5. 劝君早把尘情拚:劝你早日放下世俗的情感。
  6. 下手速修转头晚:及时修行,否则转身就晚了。
  7. 前有风波深不浅:前方的波折虽深,但并不浅。
  8. 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神舟稳稳地掌舵,云朵作伴,笑着指向理想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青玉案”比喻清澈明亮的境界,表达内心的透彻。
  • 对仗:如“万事无萦绊”对“群魔散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神舟”拟人化,表现出一种稳重和自信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为主题,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及时放下执念,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魔:象征烦恼、诱惑。
  • 青玉案:象征清明、透彻的内心。
  • 虚空面:象征事物的本质。
  • 尘情:象征对世俗情感的执念。
  • 神舟:象征内心的平稳与坚定。
  • 芦花岸: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群魔散尽真何乱”意指什么?

    • A. 生活中的烦恼消散
    • B. 一切如常
    • C. 生活无趣
    • D. 人生迷茫
  2. “青玉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明亮、清澈的内心境界
    • C. 物质享受
    • D. 友情
  3. 诗中劝诫人们放下什么?

    • A. 朋友
    • B. 事业
    • C. 尘世情感
    • D. 生活压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临江仙》: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青玉案》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后者则集中在内心的修行与超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尹志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