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咏油车螯》

时间: 2025-01-19 17:55:31

击鲜海错金盘泻。

绝称是、春寒夜。

轻点吴酸魂已化。

和酥为卤,带脂成酿,二月花前榨。

生平斫鲙兼行炙。

枉行遍、屠门蟹舍。

风味似伊休论价。

差宜下酒,雅堪斗茗,携向江南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咏油车螯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击鲜海错金盘泻。绝称是春寒夜。轻点吴酸魂已化。和酥为卤,带脂成酿,二月花前榨。生平斫鲙兼行炙。枉行遍屠门蟹舍。风味似伊休论价。差宜下酒,雅堪斗茗,携向江南诧。

白话文翻译:

在金色的盘子上,鲜美的海鲜犹如倾泻而下。这样的美味,简直是春寒夜的绝配。轻轻一尝,吴地的酸味已然化开,和着酥油做成的调味料,带着脂肪的香气,二月花前刚刚榨出的油。我的一生中,常常斫切生鱼片,烤制美味的肉,白白在屠宰的蟹舍里走过。这样的风味,岂能再去讲究价格?无论是饮酒还是品茗,都应当是极好的选择,携带着这些美味,去江南让人惊讶。

注释:

  • 青玉案: 一种古代词牌名。
  • 海错: 指海鲜,尤其是鱼类。
  • 吴酸: 指吴地特有的酸味,可能是指某种调味品。
  • : 指提取精油或汁液。
  • 斫鲙: 斫切生鱼片,鲙是一种鱼片。
  • 蟹舍: 蟹的栖息地,通常指市场或酒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11),字仲明,号少山,江苏扬州人,清代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对美食的赞美,风格清新洒脱,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市场繁荣,饮食文化丰富。作者通过描写美食,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 咏油车螯》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寒夜晚美食的诱惑。开头以“击鲜海错金盘泻”描写了海鲜的鲜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味觉冲击。接着,诗人巧妙地将“吴酸”与“酥”相结合,展现了江南独特的美食文化,表现出作者对地方风味的热爱。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自述生平,提到自己斫鲙、行炙的经历,体现出他对烹饪的熟悉与热情。最后以“携向江南诧”收尾,既表达了对美食的自信,也流露出对江南风味的向往,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享受,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击鲜海错金盘泻: 用“击”字展示了海鲜新鲜的状态,金盘则象征奢华与美味。
  • 绝称是春寒夜: 说明这种美味在春寒的夜晚尤为适宜,增添了时令感。
  • 轻点吴酸魂已化: 描述了调味品的使用,突出了地域特色。
  • 和酥为卤,带脂成酿: 强调了调味的技巧与美食的丰富层次。
  • 生平斫鲙兼行炙: 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历与烹饪技艺。
  • 枉行遍屠门蟹舍: 透露出作者对美食的追求与执着。
  • 风味似伊休论价: 表达了对美味的珍视,不在意价格。
  • 差宜下酒,雅堪斗茗: 指出美食与饮品的搭配,强调了社交与享受。
  • 携向江南诧: 结尾的向往,展现对江南文化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金盘泻”比喻海鲜的丰盛。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 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强调其独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美食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地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江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错: 象征大海的丰富与馈赠。
  • 金盘: 代表奢华和美味的视觉效果。
  • 吴酸: 代表地域特产,体现地方文化。
  • 酥油: 象征细腻与口感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玉案 咏油车螯》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维崧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吴酸”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调味品
    C. 一种酒

  3. 诗人提到“生平斫鲙兼行炙”,这意味着什么? A. 他很少做饭
    B. 他擅长烹饪
    C. 他是个渔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陈维崧的《青玉案 咏油车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示了细腻的生活情感,但陈维崧侧重于美食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关注爱情与记忆的交错,表现出不同的主题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