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寄苏从事》

时间: 2025-01-07 18:43:04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隔岸鸡鸣春耨去,

邻家犬吠夜渔归。

倚松长啸宜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多谢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山寄苏从事
——方干 〔唐代〕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隔岸鸡鸣春耨去,邻家犬吠夜渔归。
倚松长啸宜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多谢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如火般炽热,频频请求推荐;两鬓已如霜白,终于停下了机杼。
隔岸鸡鸣声中,春天的耕作渐渐结束;邻家狗吠声中,夜晚的渔船归来。
倚靠松树长啸,适合我这疏懒的性情;靠在石头上酣睡,远离了世俗的是非。
非常感谢元瑜对我这个乡野之人的怜惜,时常回旋的车马让我感受到光辉。

注释:

  • 寸心:指的是心中情感,寸寸如火,形容心中渴望的强烈。
  • :推荐、举荐。
  • 息机:停止操劳,歇息心机。
  • 春耨:春季农作的耕种。
  • 绝是非:断绝世俗的纷争是非。
  • 元瑜:指的是李元瑜,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是在方干隐居山林之时写的,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出山寄苏从事》是一首充满自然韵味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诗人用“寸心似火”来表达自己对推荐的渴望,体现了他对事业的追求与对朋友的期盼;而“两鬓如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他经历的疲惫。

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隔岸鸡鸣春耨去”,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还隐含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归属感。接下来的“邻家犬吠夜渔归”则营造出了一幅温馨的乡村夜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下半部分,诗人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姿态,“倚松长啸宜疏拙”,他在松树下高歌,表明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拒绝。“拂石欹眠绝是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远离,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谢友人的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谊,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一丝感伤,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寸心似火频求荐:表达了诗人内心渴望得到推荐与帮助的急切心情。
  • 两鬓如霜始息机: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他对世俗生活的疲惫。
  • 隔岸鸡鸣春耨去:描绘了春天农作的结束,传达出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变化。
  • 邻家犬吠夜渔归: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温暖,人与自然的和谐。
  • 倚松长啸宜疏拙:诗人选择松树为伴,表明自己对自由与清淡生活的向往。
  • 拂石欹眠绝是非:强调远离世俗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
  • 多谢元瑜怜野贱: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时回车马发光辉:暗示时常有人来访,给生活带来光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火,形象生动。
  • 对仗:如“隔岸鸡鸣春耨去,邻家犬吠夜渔归”,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自然景物如鸡鸣、犬吠被赋予了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纷争的逃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鸡鸣:象征着清晨的生机与希望。
  • 犬吠:代表生活的温暖与人间的情感。
  • :象征热情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寸心似火”的意思是: A. 心情平静
    B. 心中渴望强烈
    C. 内心冷漠

  2. “倚松长啸”中的“松”象征: A. 生命的短暂
    B. 高洁与坚韧
    C. 喧嚣的城市

  3. 诗人对邻居的狗吠声的描绘,意在: A. 表达对生活的厌倦
    B. 体现乡村的温馨与和谐
    C. 强调夜晚的寂静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同为描写田园生活的《山居秋暝》,王维以山水为背景,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方干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