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4-09-19 21:21:35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
作者:方干 〔唐代〕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生活的心态,虽然自己的才能粗陋,但也能自得其乐,和猿猴、鸟儿一起生活。飞流的泉水在月光下倾泻而下,孤独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果实从树上落入盘盂,云彩从箱子中升起。虽然未能追求光明的圣贤之道,最终也只是甘愿做一个钓鱼的翁者。

注释

  • 散拙:指才能平平,散漫而不成器。
  • 猿鸟:猿猴和鸟类,代表自然中的生灵。
  • 飞泉:奔流而下的泉水。
  • 独树:孤独的树木,意指独立。
  • 果落盘盂:果实落下,形象生动。
  • 云生箧笥:云彩从箱子中生出,富有想象力。
  • 未甘明圣日:未能接受光明的圣贤之道。
  • 钓渔翁:钓鱼的老人,象征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字子真,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文学繁荣的环境中。方干的诗作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山中》是在方干隐居山林之际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作,方干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内心的宁静。诗的第一句“散拙亦自遂”便道出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谦卑认知,尽管才能平庸,但在山中却能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对猿鸟、飞泉、孤树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飞泉在月光下奔泻,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树木则显得格外静谧,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独立与孤高。果落盘盂与云生箧笥的意象则巧妙地营造了生活的平淡与富足,象征着山中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最后两句“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宁愿选择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方干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散拙亦自遂:即使才华平庸,也能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 粗将猿鸟同:与自然中的猿猴和鸟类为伴,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为伍的闲适。
  • 飞泉高泻月:泉水在夜晚的月光下飞泻,展现自然的壮丽。
  • 独树迥含风:孤零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孤独而自得的感觉。
  • 果落盘盂上:果实落在盘盂上,象征自然的馈赠。
  • 云生箧笥中:云彩从箱子中生出,富有想象力。
  • 未甘明圣日:未能追求光明的圣贤之道。
  • 终作钓渔翁:最终选择过一种悠闲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心境相结合,使诗意更为深远。
  • 拟人:树木与风的互动,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鸟:象征自然的生灵,代表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 飞泉: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美,代表生命的活力。
  • 孤树:象征独立与坚韧,反映内心的宁静。
  • 果实:象征生活的富足与简单的快乐。
  • 云彩:象征想象与希望,富有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干的《山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世俗名利的追求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2. 诗中“果落盘盂上”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富饶
    • B. 对自然的依赖
    • C. 向往繁华
  3. “飞泉高泻月”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夜晚的宁静
    • B. 自然的壮丽
    •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方干《山中》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更注重秋天的意境与色彩,而方干则表现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王维的诗中多了份诗意的忧伤和哲思,方干则更为洒脱和乐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