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秋
作者:张煌言 〔明代〕
秋山青,秋水明,
午梦惊秋醒未醒?
乾坤一草亭。
故国盟,故国情,
夜阑斜月透疏棂,
孤鸿三两声。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山是青的,秋水是明亮的,
在午后的梦中惊醒,秋天的醒与未醒?
天地间只有一座草亭。
故国的誓言,故国的情思,
夜深时,斜月透过稀疏的窗棂,
孤雁发出三两声的哀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山青:秋天的山色显得青翠。
- 秋水明:秋天的水面清澈明亮。
- 午梦:指在午后做的梦。
- 乾坤:指天地。
- 草亭:用草搭建的小亭子,象征简单、清幽。
- 故国:指诗人心中怀念的故乡。
- 盟:誓言、承诺。
- 夜阑:夜深时分。
- 斜月:指月亮倾斜,可能是指月亮的位置。
- 疏棂:窗户的框架,形容稀疏的窗棂。
- 孤鸿:孤独的鸿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 孤鸿:古人常以鸿雁寄托思乡之情,鸿雁的孤独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煌言,明代诗人,以情感细腻、笔触生动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在此时怀念故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张煌言的《长相思 秋》以其精致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开篇的“秋山青,秋水明”勾勒出一幅清新而宁静的秋日景象,令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山水之间。然而,随之而来的“午梦惊秋醒未醒”,则暗示了内心的惆怅与迷惘。午后清梦与秋日的醒悟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追忆。
“乾坤一草亭”一句,不仅是对场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草亭象征着简单、孤独的生活,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世事纷扰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接下来的“故国盟,故国情”则将思绪引向了对故乡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心中对故国浓厚的情感和深切的思念。
最后两句“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夜深时分,月光透过窗棂,诗人听见孤雁的哀鸣,象征着孤独与离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山青,秋水明: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色彩鲜明,给人清新之感。
- 午梦惊秋醒未醒:表达梦中惊醒的迷惘,暗示对秋季的感知与思考。
- 乾坤一草亭:象征简单宁静的生活,反映诗人对世俗的逃避。
- 故国盟,故国情: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日情谊的追忆。
- 夜阑斜月透疏棂:描绘夜晚的静谧和孤独,月光透过窗棂,增添了诗的意境。
- 孤鸿三两声:孤雁的叫声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孤鸿”的声音,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与孤独的主题,通过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成熟与宁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秋水:象征清澈与明亮,表现诗人内心的清晰感受。
- 草亭: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 孤鸿:象征孤独与思乡,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午梦”指的是: A. 上午的梦
B. 午后的梦
C. 晚上的梦
D. 早上的梦 -
“孤鸿三两声”中,“孤鸿”象征: A. 友谊
B. 孤独与思乡
C. 欢乐
D. 平静 -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忘却
C. 思念与惆怅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思索。
- 《月下独酌》:表现了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感,意象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