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倒芳卮。诉芳卮。
纵不相怜也莫辞,
欢多那易离。
恼杨至,惜杨枝。
对此青青我鬓丝。
腰肢问小时。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思念
把酒杯倒过来,诉说我的芳情。
即使彼此之间没有怜惜,也不必推辞,
欢乐多了,哪能轻易分离?
恼人的杨柳树,珍惜那杨枝。
面对这青青的鬓发,感慨万千。
问问那婀娜的腰肢,曾经的岁月。
注释:
- 芳卮:美酒的杯子,象征着欢聚和饮酒。
- 纵不相怜也莫辞:即使彼此没有怜惜之情,也不必推辞离别。
- 欢多那易离:欢乐多时,离别自然不易。
- 恼杨至,惜杨枝:杨树让人烦恼,却又珍惜那枝条,暗含对往昔的留恋。
- 青青我鬓丝:指的是头发渐渐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腰肢问小时:怀念年轻时的风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鼎孳(公元1575年—1629年),明代诗人,字维岳,号竹溪,生于湖北。龚鼎孳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末,正值社会动荡之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长相思》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深深吸引了读者。诗的开头用“倒芳卮”引入,这一动作不仅象征着饮酒的欢乐,也暗示着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情感的倾诉。诗中强调即使彼此之间没有深厚的情感,欢乐的时光仍然值得珍惜,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的“恼杨至,惜杨枝”则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虽有烦恼,但更多的是对过往的怀念。诗人用“青青我鬓丝”来感慨时光易逝,头发渐白,恰如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腰肢问小时”则是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对青春活力的向往与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充分展现了龚鼎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倒芳卮,诉芳卮:用酒杯倒置,象征倾诉心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 纵不相怜也莫辞:即使彼此没有深厚的感情,也不必推辞离别,表现出一种洒脱。
- 欢多那易离:强调在欢聚的时刻,离别是多么不易,突显情感的珍贵。
- 恼杨至,惜杨枝:杨树的烦恼和珍惜的心情,象征着生活中的矛盾与美好。
- 对此青青我鬓丝: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年轻时光的惋惜。
- 腰肢问小时:通过怀念年轻时的美好,传达对青春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芳卮”比作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诗人对感情的重视。
- 拟人:将杨树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得自然与情感相互交融。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珍贵,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
意象分析:
- 芳卮:象征着欢乐的饮酒和美好的时光。
- 杨枝: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恼和美好,寓意复杂。
- 青青:代表青春与活力的象征,表现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倒芳卮”中的“芳卮”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花朵
- C. 诗歌
-
诗中提到的“恼杨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杨树的喜爱
- C. 对青春的怀念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之苦
- B. 青春易逝
-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长相思》均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而龚鼎孳则侧重于人生的无常与珍惜。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龚鼎孳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