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 刘鹏年
年年此日悲离别,
脚转秋蓬。
目送征鸿。
省识伤心两地同。
漫漫永夜何时晓,
缺月西风。
断杵疏钟。
无限凄凉坐卧中。
白话文翻译:
每年这个日子总是悲伤离别,
我脚步如秋日的蓬草。
目送着远行的鸿雁。
才明白伤心的情绪在两地相同。
漫漫长夜何时才能天明,
只见那缺月在西风中。
断了的杵声伴着稀疏的钟声。
无尽的凄凉让我坐卧不宁。
注释:
- 离别:指亲人或朋友之间的分别,常带有悲伤的情感。
- 秋蓬:秋天的蓬草,象征着孤独与漂泊。
- 征鸿:远行的鸿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
- 漫漫永夜:形容漫长的夜晚,不见天明。
- 缺月:缺陷的月亮,象征缺失和孤独。
- 断杵疏钟:杵声和钟声的稀疏,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征鸿”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意象,象征着远方与离别,古诗中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鸿雁在古代被认为是信使,寓意着离别者间的信息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鹏年,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可能是在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与离别之痛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诗歌鉴赏:
刘鹏年的《采桑子》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孤独感。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点明“悲离别”这个痛苦的情感,借用“秋蓬”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目送“征鸿”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夜晚漫漫的恐惧与无望,缺月和西风的描绘则增添了孤独感。最后,诗人以“无限凄凉坐卧中”作为结尾,整个诗歌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展现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与孤独的深切体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年年此日悲离别”:每年这个日子都感到悲伤的离别。
- “脚转秋蓬”:脚步轻盈如秋日的蓬草,暗示着漂泊。
- “目送征鸿”:眼看着远行的鸿雁飞去,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省识伤心两地同”:才明白彼此的伤心其实是相同的。
- “漫漫永夜何时晓”:漫长的夜晚何时才能结束。
- “缺月西风”:缺少的月亮在西风中飘荡,展现孤独的情感。
- “断杵疏钟”:断裂的杵声伴随着稀疏的钟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无限凄凉坐卧中”:无尽的凄凉感让我无法安宁。
-
修辞手法:
- 比喻:“脚转秋蓬”比喻漂泊无依。
- 拟人:“缺月西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与孤独,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基调沉重而深刻。
意象分析:
- 秋蓬:象征孤独与无助。
- 征鸿:象征远行与离别。
- 缺月:象征缺失、孤独。
- 西风:象征秋冬的到来与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采桑子》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景色 -
“漫漫永夜何时晓”中“永夜”指的是什么?
A. 漫长的黑夜
B. 永恒的快乐
C. 短暂的白昼 -
诗中“征鸿”象征什么?
A. 农事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思乡之情。
- 《离骚》屈原:表达离别与思念的痛苦。
诗词对比:
- 比较《采桑子》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但《采桑子》更侧重于离别的悲伤,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怀念。两者的意象使用和情感传达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与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采桑子》的情感与意境,增强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