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种愁》
落红都作啼鹃泪,一片涟漪。
唤醒归期。春去人间苦是非。
江头遍撒千愁种,隔岁应肥。
好自扶持。待到开花作颂词。
白话文翻译:
落下的花瓣就像啼叫的杜鹃鸟的眼泪,泛起了一片涟漪。
唤醒了归来的期盼。春天过去,人间的争论痛苦不断。
江边洒下千种愁苦,到隔年时应该会更加滋长。
要好好自我扶持,等到开花时再来作颂扬的词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红:指落下的花瓣。
- 啼鹃:杜鹃鸟,常用来象征悲伤或思念。
- 涟漪:水面轻微的波纹,象征情感的波动。
- 归期:回家的日子,期盼重聚。
- 千愁种:比喻种下的各种忧愁。
典故解析:
-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离别与哀愁,因其鸣叫声清脆而悲伤。
- “春去人间苦是非”反映了春天的离去带来的种种烦恼,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现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常探索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其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善于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交织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常常面临各种压力与困惑,诗歌表达了对这些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采桑子 种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感悟。首句“落红都作啼鹃泪”以花瓣与杜鹃鸟的泪水相互映衬,构建了一个充满凄凉与哀伤的意境。这里,落红不仅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和美好时光的流逝。第二句“唤醒归期”则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尽管当下充满困惑与痛苦,但依然希望有一天能回归美好的时光。
“春去人间苦是非”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春天的离去不仅带走了温暖,也带来了无尽的纷争与痛苦。诗中的“江头遍撒千愁种”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无奈,这些愁苦像种子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滋长。
最后两句“好自扶持。待到开花作颂词”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愁苦,诗人依然提醒自己要坚强,期待未来能有新的开端。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合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希望的追求,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红都作啼鹃泪:落下的花瓣像杜鹃鸟的眼泪,传达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 一片涟漪:涟漪象征着因情感波动而引起的反应,暗示思绪的纷扰。
- 唤醒归期: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这种情感被唤醒,充满了希望。
- 春去人间苦是非: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生活中的争论与痛苦,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 江头遍撒千愁种:江边洒下的愁苦如同种子般到处滋长,象征着忧虑的普遍存在。
- 隔岁应肥:时间的推移使得这些愁苦更加肥厚,暗示情感的加深。
- 好自扶持:鼓励自己要坚强自持,不要被困扰打倒。
- 待到开花作颂词:期待未来能迎来美好的时光,并以此为主题创作颂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红比作啼鹃泪,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拟人:涟漪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内心的波动。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韵律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反思与对未来希望的追求,体现了在困境中仍要坚持自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青春的逝去与美好时光的消逝。
- 啼鹃:象征悲伤与思念,常与离别情感相联系。
- 涟漪:象征情感的波动与思绪的变化。
- 江头:江河的意象,代表自然与生活的流动,暗示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落红都作啼鹃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兴奋 -
“千愁种”指的是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生活中的忧愁
C. 自然的变化 -
诗人希望通过“待到开花作颂词”表达什么?
A. 未来的美好
B. 生活的无奈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黄绮的《采桑子 种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但黄绮更侧重于对愁苦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出一种孤独而洒脱的态度。两者在意象运用上也有所不同,黄绮的自然意象更具象征意义,而李白的意象则更为直白与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