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督军湖观竞渡》
时间: 2025-01-01 12:5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督军湖观竞渡
作者: 吴存 〔元代〕
平湖暮色冥蒙,雷风唤起双龙舞。
吸乾彭蠡,须叟作,一川烟雨。
汉女霓旌,湘妃翠盖,冯夷鼍鼓。
想祝融指挥,涛奔浪卷,来赴世间端午。
此地番君旧境,问当年军容何许。
垂杨断岸,几回想像,水犀潮弩。
风景依然,英雄远矣,悠悠汉楚。
笑邦人只记,饭筒缠彩,汨江怀古。
白话文翻译:
在平静的湖面上,黄昏时分的景色朦胧,雷声和风声唤起了两条龙的舞动。湖水吸干了彭蠡,须臾之间,烟雨弥漫。汉族的女子举着彩旗,湘妃的翠绿伞盖,冯夷的鼓声震天。想象着祝融的指挥,涛声奔涌,浪卷而来,正是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这片曾经是番君的旧地,问当年军队的气势如何。垂杨依旧在岸边,多少次想象,水犀的潮流如弩箭般飞驰。风景依然,英雄已远去,悠悠的汉楚情怀。可笑的是,世人只记得那缠彩的饭筒,汨江的古韵。
注释:
字词注释:
- 冥蒙: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
- 彭蠡:指彭蠡湖,古代著名湖泊。
- 须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常与长寿相关。
- 霓旌:指彩色的旗帜。
- 湘妃:指湘江神话中的女神。
-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常与船舶和水运相关。
- 祝融:火神,古代传说中的神灵。
典故解析:
-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屈原。
- 汉楚:指汉朝与楚国的历史背景,象征着古代的英雄气概与文化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存,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以抒情和咏史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午节期间,诗人通过描绘湖面竞渡的场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文化。
诗歌鉴赏:
《水龙吟 督军湖观竞渡》是一首充满古韵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湖面竞渡的壮观场景,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开篇的“平湖暮色冥蒙”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意境,随着“雷风唤起双龙舞”的描绘,湖面上的竞渡场面仿佛跃然纸上。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历史的思考,尤其是对汉女和湘妃的提及,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古代英雄的形象。
而“此地番君旧境,问当年军容何许”一句,则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的辉煌,也在思索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远去。全诗最后以“可笑邦人只记,饭筒缠彩,汨江怀古”收尾,表现了诗人对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简单记忆的不满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对当下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湖暮色冥蒙:描绘宁静的湖面与黄昏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雷风唤起双龙舞:风起雷鸣,湖面上竞渡的船只仿佛在舞动,生动形象。
- 吸乾彭蠡,须叟作,一川烟雨:强调湖水的清澈,烟雨朦胧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 汉女霓旌,湘妃翠盖,冯夷鼍鼓:展现竞渡的盛况,汉族女子的彩旗和湘妃的伞盖,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想祝融指挥,涛奔浪卷,来赴世间端午:祝融象征着热情与活力,描绘竞渡的热烈气氛。
- 此地番君旧境,问当年军容何许:追忆历史,感叹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变化。
- 垂杨断岸,几回想像,水犀潮弩: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的交融,表现诗人内心的感慨。
- 风景依然,英雄远矣,悠悠汉楚:历史的沧桑,英雄已去,但风景依旧。
- 笑邦人只记,饭筒缠彩,汨江怀古:对传统节日的简单记忆与历史的深远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竞渡场面比作双龙舞,形象生动。
- 拟人:风与雨被赋予了情感与动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湖面竞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古代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宁静与流动的时间。
- 龙:象征力量与活力,代表古代的英雄气概。
- 烟雨:象征柔美与神秘,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 彩旗与伞盖:象征节日的热闹与欢庆。
- 历史人物:如汉女、湘妃等,承载着古代文化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谁?
- A. 唐代诗人
- B. 元代诗人
- C. 明代诗人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春节
-
诗中的“祝融”代表什么?
- A. 水神
- B. 火神
- C. 风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 王安石
- 《五月五日龙舟赛》—— 杜甫
诗词对比:
- 《端午日赐衣》:同样以端午节为主题,表现了对节日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五月五日龙舟赛》:通过对竞渡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人们的欢愉,风格与《水龙吟》相近,均表现了对传统节日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端午节的文化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