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失题二首 苏曼殊 〔近代〕 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
白话文翻译:
将莲蓬斜插在发间,既美丽又显得头发卷曲。曾经用粉嫩的手指在青色的书卷上留下印记。从此以后,不知是魂魄还是梦境,我们一同渡江,泛舟采莲。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插:斜着插入。
- 莲蓬:莲花的果实,这里指莲花的花蕊。
- 美且鬈:美丽而且头发卷曲。
- 粉指:指女子粉嫩的手指。
- 青编:青色的书卷。
- 涉江:渡过江河。
- 同泛采莲船:一同乘船采莲。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其游历江南时期,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苏曼殊游历江南时所作,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斜插莲蓬美且鬈”,以女子斜插莲蓬的形象,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和风情。次句“曾教粉指印青编”,则通过女子在书卷上留下的印记,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后两句“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斜插莲蓬”这一形象,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和风情。
- 次句通过“粉指印青编”这一细节,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 后两句通过“涉江同泛采莲船”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斜插莲蓬”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风情。
- 拟人:“粉指印青编”拟人化地描绘了女子在书卷上留下的印记。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蓬:象征美丽和风情。
- 粉指:象征女子的温柔和细腻。
- 青编: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
- 采莲船:象征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插莲蓬”指的是什么? A. 女子斜插莲花 B. 女子斜插莲蓬 C. 女子斜插花环
- 诗中“粉指印青编”暗示了什么? A. 女子的温柔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女子的细腻
- 诗中“涉江同泛采莲船”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C. 对江南水乡的怀念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曼殊的《失题二首》:两者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但苏曼殊的诗更加细腻和情感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近代诗歌选》:收录了近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