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04 12:27:22

楼角压重云,今夜人孤处。

昨夜同看月正圆,后夜愁风雨。

好梦有时成,好事能成否。

不见南园满树花,只见花盈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楼角压重云,今夜人孤处。
昨夜同看月正圆,后夜愁风雨。
好梦有时成,好事能成否。
不见南园满树花,只见花盈路。

白话文翻译:

在楼角压着厚厚的云,今晚我独自在这里。
昨夜我们一起赏月,月亮正圆;
而明夜我却愁苦于风雨的来临。
美好的梦有时会实现,那么美好的事情能否实现呢?
只见南园的花树不再繁盛,只剩下满地的花瓣。

注释:

  • 楼角:指建筑物的角落。
  • 重云:厚重的云层,常用来形容天气阴沉。
  • 今夜人孤处:指今夜我孤身一人,表达孤独的感觉。
  • 昨夜同看月正圆:昨日与他人一起赏月,强调了往日的温馨。
  • 愁风雨:对未来的忧虑,象征着即将来临的不安。
  • 好梦:美好的愿望或幻想。
  • 南园:指南边的花园,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花盈路:花瓣铺满道路,暗示花的凋零与失落。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所表达的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月”与“花”意象相呼应,反映了人们在变化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对自然景物有独特的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表达了在孤独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不安与期待,反映了现代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环境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开篇“楼角压重云”,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当下的孤独感。接着提到“昨夜同看月正圆”,让人感受到温暖的集体记忆,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当下的孤寂。随着“后夜愁风雨”,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再次深化,仿佛在提醒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如意。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好梦有时成,好事能成否”,诗人对美好愿景的渴望与不确定感交织,显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怀疑。而“不见南园满树花,只见花盈路”,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失落与无奈,南园的花树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现在只剩下满地的花瓣,寓意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复杂且真实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角压重云:描绘阴沉的天气,暗示心情沉重。
  • 今夜人孤处:强调孤独的状态。
  • 昨夜同看月正圆:回忆与他人共享美好时光。
  • 后夜愁风雨:对未来的忧虑。
  • 好梦有时成:美好愿望有时能实现。
  • 好事能成否:对未来美好事物的疑问。
  • 不见南园满树花:失去曾经的繁华。
  • 只见花盈路:只剩下落花,暗示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昨夜同看月正圆,后夜愁风雨”,通过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象征:月亮、花树象征美好与常态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揭示了人在生活变迁中的无奈与期待,情感深邃而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角:象征孤独与压抑。
  • 重云:象征心情的沉重与忧愁。
  • :象征美好与团圆。
  • 南园:象征繁荣与美好。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楼角压重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2. “昨夜同看月正圆”中“月”象征什么?

    • A. 暴风雨
    • B. 美好与团圆
    • C. 孤独
  3. “不见南园满树花”暗示了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失落与惋惜
    • C. 快乐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以月为主题,表达对团圆的期盼。

诗词对比:

  • 陈永正《卜算子》 vs 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月亮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前者更注重孤独与失落,后者则强调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