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
时间: 2025-01-04 12:29: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慢
湘帘半卷,纨扇生凉,满目绿阴清昼。
曲曲阑干,立遍翠环红袖。
对斜晖无语空低首。
便待向天涯极目,淡烟先暗堤柳。
夜久蟾光逗。
念万里婵娟,为谁消瘦。
恁种凄凉,况是别离时候。
尽无眠梦怕相逢陡。
算只有相思两字,耐迢迢繁漏。
白话文翻译:
窗帘微微卷起,手中的扇子带来丝丝凉意,眼前满是清幽的绿阴。
曲折的栏杆上,鲜艳的红袖子随风摇曳。
面对着斜晖,我默默低下头。
我准备向天涯远眺,淡淡的烟雾已经笼罩了堤岸的柳树。
夜晚漫长,明月轻轻照耀。
我思念着那千里之外的美丽月光,为何让人愈加消瘦。
这种凄凉的心情,更是在离别的时刻。
整夜无眠,梦中怕再次相逢。
看来,唯有“相思”二字,才能耐得住这漫漫时光。
注释:
- 湘帘:指湘绣的帘子,象征着江南的水乡风情。
- 纨扇:用纨绸制成的扇子,象征着清凉和雅致。
- 翠环红袖:形容女子的服饰,表现出鲜艳的色彩。
- 斜晖:夕阳的余晖。
- 蟾光:月光,常用“蟾蜍”比喻月亮。
- 婵娟:指美好的月亮。
- 相思: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淡雅。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特别是在抒发离愁别恨方面颇具代表性。
创作背景:
《卜算子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爱情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卜算子慢》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湘帘半卷”引入,点明了环境,寒凉的氛围与夏日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曲阑与红袖,鲜艳的色彩与暗淡的情感形成反差,似乎在暗示着失去的美好。面对斜晖,诗人无语低头,显然心中满是愁苦。
在后半部分,月光的照耀引发了更深的思考,万里之外的“婵娟”为谁而消瘦,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相思”二字,耐得住繁漏,突显了爱情的永恒与痛苦,体现了人对感情的执着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穆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帘半卷:开场即描绘出江南的氛围,带有一丝温暖的凉意。
- 纨扇生凉:扇子带来的凉意,暗示着内心的清凉与孤寂。
- 曲曲阑干,立遍翠环红袖:描绘女子的美丽,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 对斜晖无语空低首:无语的低头,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忧伤。
- 便待向天涯极目,淡烟先暗堤柳:向远方眺望,暗示对未来的渴望与迷茫。
- 夜久蟾光逗:夜晚漫长,月光的陪伴却显得孤独。
- 念万里婵娟,为谁消瘦:思念远方的月亮,情感上升至更高层面。
- 恁种凄凉,况是别离时候:凄凉的心情在离别时尤为突出。
- 尽无眠梦怕相逢陡:夜不能寐,梦中怕再相逢的紧张感。
- 算只有相思两字,耐迢迢繁漏:最终得出结论,唯有相思伴随漫长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蟾光”比喻月光,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如“淡烟先暗堤柳”,赋予烟和柳以情感。
- 对仗:如“曲曲阑干,立遍翠环红袖”,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愁别恨展开,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深刻揭示了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帘:象征着江南水乡的柔情与美好。
- 纨扇:代表清凉与雅致,暗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曲阑红袖: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蟾光:象征着思念的月亮,寄托着浓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帘”象征什么?
- A. 江南的水乡氛围
- B. 一种悲伤的情绪
- C. 美好的爱情
- D. 自然的清新
-
诗人对斜晖的态度是?
- A. 高兴
- B. 低头无语
- C. 冷漠
- D. 激动
-
“万里婵娟”中“婵娟”指什么?
- A. 星星
- B. 月亮
- C. 太阳
- D. 云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是抒发离愁别恨,但李清照的笔调更为细腻,更多女性的柔情。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在情感表达上更为豪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苏穆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