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4 10:2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延巳的《清平乐》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
风雁过时魂断绝,
塞管数声呜咽披衣独立披香,
流苏乱结愁肠。
往事总堪惆怅,
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
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
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
夹径抽新草。
冰散漪澜生碧沼,
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
饮馀相取徘徊。
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白话文翻译:
在深冬的寒冷月夜,庭院里凝结了霜雪。
随风而过的雁鸣,让人的思绪断绝。
塞外的笛声几声哀婉,我披衣独立,香气四散,
流苏轻轻拂动,愁肠百结。
往事总是让我感到惆怅,
曾经的欢愉不必再多思量。
雨后晴天,烟雾缭绕的黄昏,
绿水的新池已经满溢。
双燕飞来,停在垂柳的院落,
小阁的画帘高高卷起,
在黄昏中我独自倚在朱色栏杆上,
西南的弯月如眉。
台阶下落花随风起舞,
轻薄的衣衫在春寒中显得特别。
西园的春天提前到来,
小路旁的新草初生。
冰块消融,涟漪在碧沼中荡漾,
梅花早已在寒冷中凋零。
与君共饮金杯,
饮尽余酒徘徊不去。
小桃花次第开放,
车子来访不要厌烦频繁。
注释:
- 寒月:寒冷的月亮,象征冬季的冷清。
- 凝霜雪:指庭院里积满了霜雪,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气候。
- 风雁:指随风而过的雁,寓意思念和孤独。
- 塞管:指边塞的乐器,传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
- 流苏:指衣物上装饰的流苏,象征着流动的愁绪。
- 朱阑:指红色的栏杆,突出黄昏时分的景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子真,号云阳,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多描写个人情感、生活景致,且风格清新、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内心的孤寂而作。诗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描绘深冬的寒冷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开篇便以“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引入,冷峻的月光和凝固的霜雪映衬出诗人的孤寂与思念。接着,诗人以“风雁过时魂断绝”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情感断裂,展现出一种失落与无奈。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通过雨晴烟晚、绿水新池等自然景象的描写,逐渐渗透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中间部分的“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则转向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增添了人际间的温暖与欢愉。在这段描写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也渴望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的部分通过对春天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整首词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形成了一种凄婉而又富有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冬寒月:描绘寒冷的冬夜,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 庭户凝霜雪:家中庭院中积满了霜雪,进一步强调孤寂。
- 风雁过时魂断绝:雁声传来,带来思念的痛苦。
- 塞管数声呜咽:边塞乐器的哀鸣,增添了悲伤的情绪。
- 流苏乱结愁肠:流苏的轻摆象征着无尽的愁绪。
- 往事总堪惆怅:对过往的怀念使人感到惆怅。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描绘雨后清新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双燕飞来垂柳院:燕子的归来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黄昏独倚朱阑: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倚在栏杆上,体现孤独。
- 西南新月眉弯:新月如眉,增添了一种柔美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寒冷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通过“流苏乱结愁肠”赋予流苏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在“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中,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孤独的感伤,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月:象征孤寂与思念。
- 霜雪:代表寒冷与冷清的生活状态。
- 流苏:象征愁绪,流动不定。
- 新月:寓意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平乐》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黄昏独倚朱阑”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喜庆的宴会
B. 孤独的思念
C. 热闹的集市 -
“与君同饮金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友情的珍贵
C. 对未来的绝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相似的抒情风格,均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冯延巳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孤寂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词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