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时间: 2025-01-04 10:05:56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

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万里无云的明月让我无法思念,愁苦和怨恨在天涯四处缠绕。
谁在远方的陇头长期戍守,哪里又是庭前的新离别?
昔日失宠的妃子在夜里归到院中,老将军在楼上叹息。
这月光照着多少人肠断,玉兔和银蟾却对此毫不知情。

注释:

  • 万里清光:指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和清晰的夜晚。
  • 添愁益恨:增添了忧愁和怨恨。
  • 陇外:指远方的戍边之地。
  • 别离:指离别,分开。
  • 失宠故姬:指曾经受宠的妃子。
  • 没蕃:古代对外族的称呼。
  • 人肠断:形容因思念而心痛。

典故解析:

  • 月亮:中秋节的象征,代表团圆与思念。
  • 玉兔、银蟾:传说中的月亮的神话生物,象征着孤独和无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著称。他的诗作广泛,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节前后,正值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时期,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使他对团圆和离别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中秋月》是白居易在中秋佳节时写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月亮的思念与对人间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愁苦。开篇“万里清光不可思”揭示了月光的清澈与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的“添愁益恨绕天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离别的故事。诗人用“谁人陇外久征戍”引出了对远方戍守士兵的思念,描绘了离别的孤独感和对故人的关切。最后,诗中对“玉兔银蟾”的提及,既是对月亮的神话象征,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人情冷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清光不可思:千里之外的皎洁月光,让人无从思念。
    • 添愁益恨绕天涯:愁苦与怨恨在天涯四处缠绕。
    • 谁人陇外久征戍:在遥远的边地,谁在长久守卫?
    • 何处庭前新别离:又在哪里,庭前有新的离别?
    • 失宠故姬归院夜:昔日失宠的妃子在夜里回到院中。
    • 没蕃老将上楼时:前来访旧的老将军在楼上叹息。
    • 照他几许人肠断:月光照亮了多少人因思念而心痛?
    • 玉兔银蟾远不知:月中的玉兔和银蟾对此全然不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清光,象征思念与孤独。
    • 拟人:月亮中的玉兔和银蟾被赋予无知的特性,强调人间的愁苦与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的月亮,探讨了离别、思念与孤独,体现了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承载着人间的情感。
  • 玉兔、银蟾:月亮的神话生物,象征孤独和无知。
  • 离别:表现人间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清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明月
    • C. 星星
  2. “添愁益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与怨恨
    • C.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玉兔银蟾”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孤独与无知
    • C. 强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虽同样描写中秋月光,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的《中秋月》则通过广泛的社会背景反映人间的离别与思念。两者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