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8 00:16:47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阳道二首 其二 江总 〔南北朝〕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

白话文翻译:

小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长长的楸树下听着五声钟响。 玉制的符节迎接司隶,锦绣的车子回到濯龙池。 弦歌之声不绝于耳,环佩之声相随而行。 花障间荡舟欢笑,阳光映照下山间相遇。

注释:

  • 小平路:指平坦的小路。
  • 长楸:高大的楸树。
  • 五钟:古代宫廷中的五种钟声,用以报时或召集。
  • 玉节:古代官员的符节,用玉制成,代表身份和权力。
  • 司隶:古代官名,负责京城的治安。
  • 锦车:装饰华丽的车子。
  • 濯龙:地名,指濯龙池,古代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 弦歌:指音乐和歌声。
  • 环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行走时发出声响。
  • 花障:用花装饰的屏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历仕梁、陈、隋三朝。他的诗风清丽,多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此诗描绘了洛阳道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洛阳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道路四通八达,宫廷生活繁华,诗人通过描绘洛阳道的景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定和繁荣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道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诗中“小平路四达”和“长楸听五钟”描绘了道路的平坦和宫廷的庄严,而“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则展现了官员的威严和宫廷的华丽。后两句“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和“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则通过音乐和欢笑声,以及阳光和花障的意象,传达了宫廷生活的欢乐和自然景色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平路四达”:描绘道路的平坦和四通八达。
  2. “长楸听五钟”:通过楸树和钟声,营造宫廷的庄严氛围。
  3. “玉节迎司隶”:展现官员的威严和身份。
  4. “锦车归濯龙”:描绘宫廷的华丽和官员的归来。
  5. “弦歌声不息”:通过音乐和歌声,传达宫廷生活的欢乐。
  6. “环佩响相从”:通过环佩的声音,展现宫廷妇女的优雅。
  7. “花障荡舟笑”:描绘宫廷中的欢乐场景。
  8. “日映下山逢”:通过阳光和山景,传达自然景色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小平路四达”与“长楸听五钟”,“玉节迎司隶”与“锦车归濯龙”。
  • 拟人:如“长楸听五钟”中的“听”字,赋予楸树以人的动作。
  • 比喻:如“玉节”比喻官员的威严,“锦车”比喻宫廷的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道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定和繁荣的赞美,展现了宫廷生活的欢乐和自然景色的美好。

意象分析:

  • 小平路:平坦的道路,象征社会的安定。
  • 长楸:高大的楸树,象征宫廷的庄严。
  • 五钟:宫廷的钟声,象征秩序和权威。
  • 玉节:官员的符节,象征威严和权力。
  • 锦车:华丽的车子,象征宫廷的奢华。
  • 弦歌:音乐和歌声,象征欢乐和和谐。
  • 环佩:妇女的装饰品,象征优雅和美丽。
  • 花障:用花装饰的屏障,象征欢乐和美好。
  • 日映:阳光映照,象征光明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楸听五钟”中的“五钟”指的是什么? A. 五种钟声 B. 五种乐器 C. 五种钟表 答案:A

  2. 诗中“玉节迎司隶”中的“司隶”是什么意思? A. 官员 B. 士兵 C. 警察 答案:A

  3. 诗中“锦车归濯龙”中的“濯龙”是什么地方? A. 宫廷 B. 园林 C. 市场 答案:B

  4. 诗中“弦歌声不息”中的“弦歌”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歌声 C. 音乐和歌声 答案:C

  5. 诗中“花障荡舟笑”中的“花障”是什么? A. 花墙 B. 花船 C. 花装饰的屏障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洛阳女儿行》:描绘洛阳的繁华和宫廷生活。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江总《洛阳道二首 其二》与王维《洛阳女儿行》:两者都描绘了洛阳的繁华和宫廷生活,但江总的诗更加注重细节和意象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包括王维和杜甫的诗。
  • 《江总诗集》:收录了江总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