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送友南还》

时间: 2025-01-01 16:02:07

客子欲南迈,江风尽北吹。

旅途仍惜别,分袂益凄其。

梅树寒应发,猿声晚更悲。

还家吾有梦,夜夜定相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子欲南迈,江风尽北吹。
旅途仍惜别,分袂益凄其。
梅树寒应发,猿声晚更悲。
还家吾有梦,夜夜定相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了一个旅人即将南行,江风却从北方吹来,令人倍感离别的伤感。即使在旅途中仍旧不舍分离,挥手告别的那一刻更加凄凉。梅树在寒冷中应该也要开始发芽,而猿声在晚间更显得悲凉。回到家乡,我有梦常伴,夜夜都能相随。

注释:

  • 客子:旅人,远行者。
  • 南迈:向南走,出发。
  • 江风:江边的风,象征着离别的气息。
  • 惜别:对离别的珍惜和不舍。
  • 分袂:分开,告别。
  • 凄其:更加凄凉,悲伤。
  • 梅树:梅树,象征着冬去春来。
  • 寒应发:寒冷的气候应该是梅花发芽的时候。
  •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独和悲伤。
  • 还家:返回家乡。
  • 吾有梦:我有梦,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冬天的寒冷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 猿声:猿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忧伤,古代诗词中多以猿声来渲染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崇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旅途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家乡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旅人为视角,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起初,“客子欲南迈,江风尽北吹”便设定了一个即将离别的情境,江风从北吹来,给旅人带来一阵寒意,象征着离别的沉重。接下来的“旅途仍惜别,分袂益凄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旅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离别的时刻总是让人感到凄凉,尤其是在这样的自然背景下。

“梅树寒应发,猿声晚更悲”一句通过梅树和猿声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梅树的寒意和猿声的悲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生命依旧在继续,然而旅人的心情却愈加沉重。最后一句“还家吾有梦,夜夜定相随”则是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苦涩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子欲南迈:旅人准备向南方出发。
    • 江风尽北吹:江边的风从北方刮来,带来寒意。
    • 旅途仍惜别:在旅途中依然感到对友人的不舍。
    • 分袂益凄其:告别的时刻愈发显得凄凉。
    • 梅树寒应发:寒冷的气候使得梅树应该开始发芽。
    • 猿声晚更悲:晚间的猿声显得更加悲伤。
    • 还家吾有梦:回到家乡,我有梦常伴。
    • 夜夜定相随:夜夜的梦境中都有熟悉的陪伴。
  • 修辞手法

    • 拟人:梅树寒应发,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分袂益凄其”与“还家吾有梦”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猿声比作悲伤的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思念,表达了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江风:象征离别的气息,增加了旅途的凄凉感。
  • 梅树: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虽然处于寒冬,但依然会绽放。
  • 猿声:代表孤独与悲伤,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 :梦境象征着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寄托着旅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梅树”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生命的顽强
    C. 友情
    D. 旅行

  3. “分袂益凄其”中的“凄其”意为? A. 快乐
    B. 悲伤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和乡土的热爱与思念。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朋友离别时的情感,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二者都表达了离别情感,但《客中送友南还》更加注重个体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注重离别的普遍性和自然景象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