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相见处》

时间: 2025-01-19 15:31:28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晴朗的天空下相见,刺桐花盛开在越台前。她偷偷回头,深情地注视着,不小心遗落了一对翠玉耳环,然后骑着象背,悄悄地先过河去了。

注释:

  • 相见处:指两人相遇的地方。
  • 晚晴天:傍晚时分天气晴朗。
  • 刺桐花:一种热带植物,花色艳丽。
  • 越台:古代地名,今广东一带。
  • 暗里回眸:偷偷地回头看。
  • 深属意:深深地表达情意。
  • 遗双翠:遗落了一对翠玉耳环。
  • 骑象背人:骑在大象背上的人。
  • 先过水:先渡过河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珣,五代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南国风光和民间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国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中人物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南国的傍晚,诗人与心爱的人相遇,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深藏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南国傍晚的景象,刺桐花的艳丽与晚晴天的宁静相映成趣。诗中的女子偷偷回眸,深情地注视着,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情感。遗落的双翠耳环和骑象背人先过水的情景,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含蓄而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见处,晚晴天”:开篇点明相遇的时间和环境,晚晴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刺桐花下越台前”:刺桐花的艳丽与越台的古朴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暗里回眸深属意”:通过“暗里回眸”这一动作,表达了女子深藏的情感。
  •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遗落的双翠耳环和骑象背人先过水的情景,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刺桐花的艳丽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骑象背人先过水,赋予了大象以人的动作,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深藏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

意象分析:

  • 刺桐花:象征着美丽和热情。
  • 晚晴天: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双翠耳环:象征着珍贵和情感的遗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刺桐花”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热情 B. 悲伤和离别 C. 宁静和美好 D. 珍贵和情感的遗落

  2. 诗中的女子通过什么动作表达了她的情感? A. 微笑 B. 回眸 C. 挥手 D. 低头

  3. 诗中的“遗双翠”指的是什么? A. 遗落的双翠耳环 B. 遗失的珍贵物品 C. 遗留的情感 D. 遗失的记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绘了梦境中的离别。

诗词对比:

  •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与李珣的《南乡子·相见处》: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煜的作品更加凄凉,而李珣的作品则更加含蓄和浪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
  • 《全宋词》: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