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时间: 2025-01-17 10:34:42

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

阮肠暗与孤鸿断,

江水遥连别恨深。

明月既能通忆梦,青山何用隔同心。

秦楚眼看成绝国,相思一寄白头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作者:钱起 〔唐代〕

日暮穷途泪满襟,
云天南望羡飞禽。
阮肠暗与孤鸿断,
江水遥连别恨深。
明月既能通忆梦,
青山何用隔同心。
秦楚眼看成绝国,
相思一寄白头吟。

白话文翻译

在日暮时分,我走到穷途末路,泪水浸透了衣襟。
我向南望去,羡慕那自由飞翔的鸟儿。
心中悄然与孤独的鸿雁断绝了联系,
遥远的江水连接着我深深的离愁。
明月能够传递我的思念与梦境,
青山又何必用来隔绝我们的心意?
秦国和楚国的距离仿佛成为了绝境,
我的相思只能寄托在《白头吟》的歌声里。

注释

  • 穷途:走到尽头,表示无路可走的境地。
  • 羡飞禽:羡慕飞鸟的自由。
  • 阮肠:阮肠即阮籍,古代诗人,借用其名表示情感的抑郁。
  • 孤鸿:孤独的鸿雁,常用来象征孤独和思乡。
  • 明月:象征思念和团圆,常用以寄托情感。
  • 白头吟:古代诗歌,常用以表达相思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善于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个人离散的时期。诗人李端公早已南下,钱起因阻塞而未能相随,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细腻,透过景物描写,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日暮穷途泪满襟”一句,直接勾勒出诗人在黄昏时分行走于绝境中的悲伤,泪水湿透衣襟,情感真挚而浓烈。接着,诗人向南方眺望,羡慕那些自由的飞鸟,暗示了他内心的压抑与渴望,显示出一种对自由和归属感的追求。

“阮肠暗与孤鸿断”一句,通过孤鸿的意象,传递了诗人心中对孤独与离别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江水遥连别恨深”,则以江水之遥远与离恨之深形成对比,深化了离愁的情感。明月的出现,则为思念提供了寄托,诗人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愈发感受到心的孤独和相思之苦。

整首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深沉的思乡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最后两句“秦楚眼看成绝国,相思一寄白头吟”,则在表达“相思”的主题上达到高潮,感叹国家与个人情感的割裂,留给人无限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日暮穷途泪满襟: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落日余晖下的孤独,情感充沛。
    • 云天南望羡飞禽:通过向南望去的羡慕,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
    • 阮肠暗与孤鸿断:引入古代文人阮籍,表达自己的情感孤独。
    • 江水遥连别恨深:江水遥远,形成与离恨的对比,暗示了思念的深重。
    • 明月既能通忆梦:明月象征着思念的桥梁,连接着彼此的梦想。
    • 青山何用隔同心:青山虽高,却无法隔断彼此的心意。
    • 秦楚眼看成绝国:历史的分隔,象征着国与国之间的隔阂,亦是心灵的隔阂。
    • 相思一寄白头吟:将相思寄托于诗歌中,传达了长久的思念。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阮肠暗与孤鸿断”,以阮籍的愁苦比喻自身的孤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如“明月既能通忆梦,青山何用隔同心”。
  3.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念为主题,表现了个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友人的眷念。

意象分析

  • 日暮: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 飞禽:象征自由与渴望,反衬出诗人的压抑。
  • 孤鸿:象征孤独与离愁。
  • 江水:象征距离与思念的深度。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暮穷途泪满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2. “羡飞禽”中的“飞禽”指的是什么? A. 自由的鸟
    B. 笑声
    C. 朋友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青山
    B. 明月
    C. 江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亮寄托思念之情。
  • 《江雪》(柳宗元):描绘孤独与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都涉及思乡与相思,但前者更为直接质朴,而后者则通过复杂的意象与修辞展现出更深层的情感。两者共同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家国与个人情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