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示友》
时间: 2025-01-04 08:15: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顷山田半已芜,
闭门高卧著潜夫。
不才分作沟中断,
旧好谁瞻屋上乌。
南阮强须攀北富,
东丘何用叹西愚。
自怜幽默相忘久,
斗鸟鸣蝉枉叫呼。
白话文翻译:
这一亩山田已经半荒芜,
我关上门懒懒地待在家里。
我无能,注定如同沟中断流,
往日的朋友又有谁来关注我这孤独的身影。
南方的阮氏总要攀附北方的富豪,
东边的丘陵何必叹西方的愚笨。
我自怜这份幽默已久,
就算斗鸟鸣叫,蝉声也无济于事。
注释:
- 一顷:一顷=一亩,指的是土地面积。
- 芜:荒芜,杂草丛生。
- 潜夫:指隐居者,潜心于某种生活的人。
- 不才:指“我”自谦,表示自己才华不足。
- 沟中断:比喻自己处境的窘迫。
- 阮:阮籍,古代文人,常用作隐喻。
- 自怜:自我怜悯,感到孤独和无奈。
典故解析:
阮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其才华和个性著称,诗中提到的“南阮”与“北富”指的是社会地位的攀附关系,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相互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元鼎是金朝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个人心境,常表现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或许正经历个人的孤独与失落,试图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新秋示友》通过描绘秋天的荒凉和个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及内心的感慨。开头以“一顷山田半已芜”点出了环境的荒凉,暗示着人生的失落与无奈。闭门高卧的姿态反映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仿佛在与世隔绝。接下来的“不才分作沟中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与无奈,似乎在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旧好谁瞻屋上乌”的句子,表现出一种对往日友情的惆怅与失落,似乎在感叹朋友的疏远与冷漠。后面的“南阮强须攀北富”则透出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讽刺。最后两句“自怜幽默相忘久,斗鸟鸣蝉枉叫呼”则在孤独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嘲,强调了即使有自然的声音,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借助秋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顷山田半已芜:描绘了田地的荒凉,暗示诗人生活的困境。
- 闭门高卧著潜夫:表现诗人选择隐居、逃避社会的态度。
- 不才分作沟中断:自谦自己才华不济,身处困境。
- 旧好谁瞻屋上乌:叹息旧友的疏远,感受孤独。
- 南阮强须攀北富:指出社会上的攀附关系,借古讽今。
- 东丘何用叹西愚:不必为他人的愚笨而叹息,表现出一种无奈。
- 自怜幽默相忘久:自我感伤,强调孤独感。
- 斗鸟鸣蝉枉叫呼:即使有鸟鸣蝉声,也无法打破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沟中断”比喻自己的困境。
- 对仗:如“南阮强须攀北富,东丘何用叹西愚”,形成对比。
- 拟人:鸟鸣和蝉声被赋予了情感,传达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田:象征自然与生活,暗示诗人的生活状态。
- 乌:象征孤独,往日的朋友已不再关心。
- 斗鸟与蝉:自然的声音,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阮”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一位文人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风俗 -
“自怜幽默相忘久”表达了诗人的: A. 自信
B. 孤独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秋夕》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反映出诗人与边元鼎相似的内心感受。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孤独和对友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辞典》
- 《金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