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诗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0:3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杂诗 其一
作者: 吴象弼 〔清代〕
幕府山前岁欲残,一龛镫火照长干。
冶城南路台空在,淮水东边月自看。
地下嘲人陈后主,席前拍板孔都宫。
南朝多少伤心事,上得僧楼只倚栏。
白话文翻译:
在幕府山前,岁末时光将尽,一盏灯火照亮了长干。
冶城南路的台阶依旧空在,淮水东边的月亮自我欣赏。
地下在嘲笑陈后主,席前拍打着孔都宫。
南朝有多少伤心往事,登上僧楼只好倚着栏杆。
注释:
字词注释:
- 幕府山:位于金陵(南京)的一座山。
- 龛火:指灯火或灯光。
- 冶城:指古代的冶炼之城,可能暗指南京的历史地位。
- 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因亡国而被后人所唾弃。
- 孔都宫:可能指代某种宴席或宫殿。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典故解析:
- 陈后主:以其悲剧命运象征南朝的衰败,与作者的感慨相呼应。
- “南朝多少伤心事”:指代历史上的悲情故事,与诗人的思考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象弼,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多反映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常常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人生的无奈与悲伤。
创作背景: 《金陵杂诗》写于清代,正值南方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诗人常常借景抒情,结合个人经历与历史感悟,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幕府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的“幕府山前岁欲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灯火映照的“长干”既是夜晚的景象,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下来提到的“冶城南路台空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
诗中“地下嘲人陈后主”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通过嘲讽表达了对权力失落的无奈和对历史悲剧的追问。而“南朝多少伤心事”则引出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感慨南朝的种种悲欢离合。最后一句“上得僧楼只倚栏”则是诗人对当下的沉思与对过往的缅怀,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感,使得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幕府山前岁欲残: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岁末将至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一龛镫火照长干:灯光映照出长干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温暖的孤独感。
- 冶城南路台空在:强调历史遗迹的存在,但已无昔日繁华,透出淡淡的伤感。
- 淮水东边月自看:月亮照在水面上,表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美。
- 地下嘲人陈后主:历史人物的嘲讽,反映了对失败者的同情与无奈。
- 席前拍板孔都宫:宴席中的嘲笑,进一步突显了权力的短暂与易逝。
- 南朝多少伤心事: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诗人对南朝的伤痛之情。
- 上得僧楼只倚栏:诗人自我反思与孤独的体现,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光比作温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孤独。
- 对仗:如“地下嘲人”和“席前拍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月”、“灯火”、“栏杆”等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感情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幕府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
- 镫火:象征希望与温暖,暗示孤独中的一丝光明。
- 淮水:象征流逝的时间,表现出对青春与记忆的追思。
- 月亮:常用来表达孤独、思念与宁静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幕府山前岁欲残”中的“欲残”是什么意思?
- A. 将要消失
- B. 即将到来
- C. 正在繁盛
- D. 依然存在
-
陈后主在诗中被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的勇敢
- B. 他的失败
- C. 他的才华
- D. 他的美貌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吴象弼的诗更注重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的诗则更倾向于直观的自然描述与豪情壮志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象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