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顾梅西煮雪
作者: 黄玠 〔元代〕
摇竹取残雪,松声动寒吹。
金怀少馀欢,石鼎作雅事。
极清超水品,至淡出天味。
行过梅花西,唤起幽人睡。
白话文翻译:
轻轻摇动竹子,取下那残留的雪,松树的声音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金色的怀抱中,余下的欢乐不多,石鼎上煮的茶成为一种雅致的事情。
极其清澈的水,超凡脱俗的品味,至于那淡淡的香气,仿佛来自天际。
走过梅花的西边,唤醒了沉睡的隐士。
注释:
- 摇竹:指摇动竹子,意在取下竹子上的残雪。
- 松声:松树在寒风中发出的声音,传达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 金怀:形容怀中珍藏的美好事物。
- 石鼎:指用石头制成的鼎,古代用来煮水或煮食的器具。
- 极清超水品:形容水的清澈超越了普通的水。
- 幽人:隐居的人,通常指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煮雪:煮雪作为一种饮茶的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雅生活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玠(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逸叟。其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写景抒情为主,描绘了冬日里残雪与松声的静谧景象,构建了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前两句通过摇竹取雪与松声描绘出一种寒冷却生动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第三句通过“金怀”和“石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雅,似乎在告诫读者,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在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内心的安宁。最后一句通过“行过梅花西”,呼唤幽人,从而引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摇竹取残雪:通过摇动竹子来取下残留的雪,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和清新的景象。
- 松声动寒吹:松树的声音在寒风中起伏,传达了一种孤寂与宁静的氛围。
- 金怀少馀欢:怀中虽有金色的美好,但欢乐却不多,暗含对物质的淡漠。
- 石鼎作雅事:在石鼎上煮水,成为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追求清雅的态度。
- 极清超水品:水的清澈超越了普通的水,象征着纯净无瑕的生活追求。
- 至淡出天味:淡淡的香气仿佛是从天而降,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 行过梅花西:走过梅花的西边,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眷恋与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 唤起幽人睡:唤醒沉睡的隐士,说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煮茶比作雅事,表现出生活的品味。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雅致生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松:代表坚韧与高洁。
- 梅花:象征坚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摇竹取残雪”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冬天的寒冷
- C. 夏日的炎热
-
“金怀少馀欢”中的“金怀”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心灵的满足
- C. 对友谊的珍惜
-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 A. 否定的
- B. 向往的
- C. 不在乎的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落》 by 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玠《赋顾梅西煮雪》与陆游《梅花落》:两者均以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黄玠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陆游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投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