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7:48:38

天高九万里,疾若弩矢驰。

白日犹在下,况尔众物为。

翾羽刷俊彩,强欲凌空飞。

去人苦不远,但使见者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高九万里,疾若弩矢驰。
白日犹在下,况尔众物为。
翾羽刷俊彩,强欲凌空飞。
去人苦不远,但使见者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远的天空,九万里的高度宛如疾箭般迅速飞驰。白天的阳光仍然在地面上,何况其他万物呢?飞鸟展翅,羽毛光彩夺目,似乎想要在空中翱翔。然而,飞离的人并不远,只有让看见的人产生怀疑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万里:形容极高的天空,表示万里遥远。
  • :快速,迅猛。
  • 弩矢:弩箭,古代一种射击武器,象征速度。
  • 翾羽:翅膀的飞翔,形容鸟类展翅飞翔的姿态。
  • 刷俊彩:色彩鲜艳,如同刷涂的美丽颜色。
  • 见者疑:让看到的人产生疑惑,表示一种奇幻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天高九万里”可与古代对天空的描绘相对照,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玠,元代诗人,字子真,号天游,生平不详,但以诗词见长,融汇传统与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拟古”系列诗作多为对古代诗风的模仿与再创作,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与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而又昂扬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飞翔自由的向往。开篇“天高九万里,疾若弩矢驰”,极具视觉冲击力,表现了天空的辽阔和飞翔的速度。接下来的“白日犹在下,况尔众物为”,则进一步强调了阳光的存在与万物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后面“翾羽刷俊彩”,通过生动的动词描绘出飞鸟的优雅与美丽,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求。而最后一句“去人苦不远,但使见者疑”,则引发了对自由与束缚之间关系的深思,令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飞翔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高九万里:开篇描绘了天空的极高,创造了一种宏大的背景。
  • 疾若弩矢驰:比喻飞行的快速,进一步加强了天空的广阔与飞行的急速感。
  • 白日犹在下:白天的阳光依然在地面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强调了天空的高远。
  • 况尔众物为:不仅是天高,地上的万物也在此描绘中显得渺小。
  • 翾羽刷俊彩:展翅飞翔的鸟儿,色彩鲜艳,体现了生命的活力。
  • 强欲凌空飞:表现出鸟儿想要自由飞翔的渴望。
  • 去人苦不远:飞离的并不远,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但使见者疑:让那些看到的人感到疑惑,暗示一种超越现实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翔比作“弩矢”,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空间。
  • 飞鸟: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阳光:代表生命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高九万里”表达了什么?

    • A. 天空的宽广
    • B. 地球的大小
    • C. 云层的厚度
  2. “疾若弩矢驰”中的“弩矢”比喻了什么?

    • A. 一种武器
    • B. 速度
    • C. 高度
  3. 诗中提到的“翾羽刷俊彩”描述了什么?

    • A. 飞鸟的颜色
    • B. 天空的颜色
    • C. 大地的颜色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但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而黄玠的《拟古 其四》则更侧重于对自由的追求与飞翔的渴望,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