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梨云精舍 徐祯卿 〔明代〕
远师耽宴寂,趺坐石床深。 留客开香积,谈玄就竹林。 烟藤结暝翠,云磬下空音。 净现青莲色,悬知出世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访问梨云精舍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远师耽宴寂”指的是远离尘嚣,享受宁静;“趺坐石床深”描绘了静坐于深处的石床上的情景。“留客开香积,谈玄就竹林”表达了招待客人,在竹林中探讨玄理的雅致。“烟藤结暝翠,云磬下空音”通过烟雾缭绕的藤蔓和云端传来的磬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净现青莲色,悬知出世心”则表达了清净如青莲般的心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师:远离尘嚣的修行者。
- 耽宴寂:沉醉于宴会的宁静。
- 趺坐:盘腿而坐。
- 石床:石制的床。
- 香积:香料堆积,此处指供奉香料。
- 谈玄:探讨深奥的道理。
- 烟藤:烟雾缭绕的藤蔓。
- 结暝翠:形成暗绿色的景象。
- 云磬:云端传来的磬声。
- 净现:清净显现。
- 青莲色: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
- 悬知:预知,此处指感受到。
- 出世心:超脱世俗的心境。
典故解析:
- 青莲色:佛教中常用青莲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源自佛教经典中的比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创作背景可能是在诗人访问一处名为梨云精舍的修行场所时,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寻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时所作,通过描绘精舍的景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清净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访问梨云精舍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远师耽宴寂,趺坐石床深”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留客开香积,谈玄就竹林”则体现了诗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后两句“烟藤结暝翠,云磬下空音”和“净现青莲色,悬知出世心”则通过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境和超脱世俗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远师耽宴寂”,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 次句“趺坐石床深”,描绘了诗人静坐于深处的石床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第三句“留客开香积,谈玄就竹林”,体现了诗人招待客人,在竹林中探讨玄理的雅致。
- 第四句“烟藤结暝翠,云磬下空音”,通过烟雾缭绕的藤蔓和云端传来的磬声,进一步强化了超脱尘世的氛围。
- 末句“净现青莲色,悬知出世心”,表达了诗人清净如青莲般的心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净现青莲色”,用青莲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
- 象征:如“烟藤结暝翠”,通过烟雾缭绕的藤蔓象征超脱尘世的氛围。
- 对仗:如“远师耽宴寂,趺坐石床深”,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清净心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床:象征宁静与超脱。
- 竹林:象征雅致与深邃。
- 烟藤:象征超脱尘世的氛围。
- 云磬:象征超脱尘世的音响。
- 青莲:象征清净无染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趺坐石床深”中的“趺坐”是指什么? A. 站立 B. 盘腿而坐 C. 躺卧 D. 跪拜
-
诗中“净现青莲色”中的“青莲”象征什么? A. 清净无染的心境 B. 美丽的花朵 C. 高贵的身份 D. 深邃的智慧
-
诗中“烟藤结暝翠”中的“暝翠”是指什么? A. 明亮的绿色 B. 暗淡的绿色 C. 鲜艳的红色 D. 深邃的蓝色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过梨云精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徐诗更侧重于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而王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文化与文学》:探讨佛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佛教意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