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圣观号天长》

时间: 2025-01-04 08:39:21

圣观号天长,星冠云服。

养成金玉体,真无朽。

信知大道自然,无中明有。

世华心不恋,游玉屋。

外贫保命,隐真居陋。

亘初无相貌,胜丰厚。

桑田海变,这个无形坚久。

暗祝吾皇德,齐天寿。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感皇恩·圣观号天长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圣观号天长,星冠云服。
养成金玉体,真无朽。
信知大道自然,无中明有。
世华心不恋,游玉屋。
外贫保命,隐真居陋。
亘初无相貌,胜丰厚。
桑田海变,这个无形坚久。
暗祝吾皇德,齐天寿。


白话文翻译:

圣观的号召是天长的,星辰戴着冠冕,云彩装扮着衣服。
养成了金玉般的身体,确实是不会腐朽。
真心相信大道是自然的,从无到有,明亮而显现。
世俗的繁华心不再留恋,游玩在玉屋之中。
外表贫困保全生命,隐居在简陋的真居所。
亘古以来没有形象,却胜过丰厚的财富。
桑田已变成大海,这个无形的存在却坚韧持久。
暗中祝愿我们的皇帝德行,愿他寿命如天那样长久。


注释:

  • 圣观:指神圣的观念或视角。
  • 星冠云服:形容天上的星星和云彩,象征尊贵和神圣。
  • 金玉体:比喻人身体的珍贵和无瑕。
  • 大道自然:指自然的法则或真理。
  • 游玉屋:指生活在美好富裕的环境中。
  • 隐真居陋:隐居在简陋的住所,强调内心的宁静。
  • 亘初无相貌:自古以来没有具体的形象,强调无形之美。
  • 桑田海变: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暗祝吾皇德:隐秘地祝愿皇帝的德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根基,作品多涉及仙道与自然哲理,风格清新洒脱,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命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皇恩·圣观号天长》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道教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和对皇帝的祝愿,反映了当时对政治和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命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圣观号天长”引入,给人以宽广的视野,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感受到宇宙的神秘与庄严。接着,诗人通过“养成金玉体”强调了人的身体和灵魂的珍贵,暗含了对道教所提倡的修炼和自我完善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游玉屋”与“外贫保命”的对比,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强调了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亘初无相貌,胜丰厚”一句,传达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而是内在的修养与德行。最后,诗人以祝愿皇帝长寿的方式,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美好祝愿,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观号天长”:引入神圣的视角,表明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 “星冠云服”:用形象的比喻展示自然的美丽与尊贵。
  • “养成金玉体,真无朽”:强调身体的珍贵与灵魂的永恒。
  • “信知大道自然”:表达人对自然规律的信仰。
  • “世华心不恋,游玉屋”:表达对物质繁华的超然。
  • “外贫保命,隐真居陋”:表示内心的富有与外在的简朴对比。
  • “亘初无相貌”:探讨无形之美的深邃。
  • “桑田海变”:引入变化无常的哲学思考。
  • “暗祝吾皇德,齐天寿”:传达对皇帝的祝愿与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玉体”,比喻身体的珍贵。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反复:通过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人生的思考,强调生命的真实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与道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国家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观:象征神圣的智慧与洞察。
  • 金玉体:代表珍贵与完美。
  • 玉屋:象征美好与富裕的生活。
  • 桑田海变:表现事物的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物质繁华的超然? a) 养成金玉体
    b) 世华心不恋
    c) 暗祝吾皇德

  2. “桑田海变”所表达的意思是? a) 事物变化无常
    b) 大自然的美丽
    c) 内心的平和

  3. “金玉体”在诗中指的是? a) 物质的财富
    b) 珍贵的身体与灵魂
    c) 美好的环境

答案:

  1. b) 世华心不恋
  2. a) 事物变化无常
  3. b) 珍贵的身体与灵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感皇恩·圣观号天长》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刘处玄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道教思想,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壮丽。两者都在各自的角度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