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寿)》

时间: 2025-01-14 22:14:43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

雨露恩浓自天遣。

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

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

醉拥笙歌夜深院。

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

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皇恩(寿)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
雨露恩浓自天遣。
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
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
醉拥笙歌夜深院。
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
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与赞美。诗中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庆典场景:彩幡飘扬,金殿辉煌,雨露滋润,恩泽深厚,都是天命所赐。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最快乐的事情便是诚心奉行善事。皇上对宗族的关爱显而易见,宝炬散发的香气,玉杯中酒波荡漾。醉意朦胧中,笙歌声声,夜色深邃,西清班的演奏近在咫尺,雅士们互相称道,元戎同饮。最后,诗人希望看到的是那茅土相依的景象,还有那如貂蝉般美丽的面容。

注释:

  • 豹尾引黄幡:这里的豹尾指的是一种装饰,黄幡是象征吉祥的彩幡。
  • 宣麻金殿:指的是华丽的宫殿,金光闪闪,象征权力。
  • 雨露恩浓:比喻天赐的恩泽滋润深厚。
  • 搢绅交誉:文人雅士相互称誉,表明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
  • 宝炬密香:宝炬代表灯火,散发着丰盈的香气。
  • 玉卮:指盛酒的玉杯。

典故解析:

  •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美丽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中对皇恩的感激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庆祝某位皇帝的寿辰,表达了对皇权的敬仰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感皇恩(寿)》是一首饱含感恩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描绘出一幅辉煌的场景,展现了盛大的庆典气氛,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诗人转向对皇恩的感激,使用“雨露恩浓自天遣”来表明皇帝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着百姓,给人一种温暖和归属感。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表达出文人雅士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称赞,显示了社会和谐的氛围。这里的“最乐”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美德的呼唤。最后几句则以“醉拥笙歌夜深院”结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欢愉与温馨,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整首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完美地展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皇恩的感激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豹尾引黄幡:彩幡随风飘扬,象征着节日的喜庆。
  2. 宣麻金殿:金色的殿宇高贵,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3. 雨露恩浓自天遣:天降的恩泽像雨露一样滋润了万物,形象表现了皇帝的宽厚与仁爱。
  4. 搢绅交誉:文人们互相称赞,显示出知识分子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5. 信知宗姓喜,君王眷:皇帝对宗族的眷顾,反映了权力与仁慈的结合。
  6.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场景描绘中,灯火辉煌,酒杯摇曳,营造出欢快的庆祝氛围。
  7. 醉拥笙歌夜深院:在夜色中,音乐与欢声笑语交织,表现了人们的愉悦。
  8. 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提到演奏班子的名字,突显文化活动的繁荣。
  9. 要看茅土相,貂蝉面:希望看到平民与美丽的女性,象征着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露恩浓”,形象地表现恩泽的丰厚。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宝炬密香”,增强了场景的华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豹尾:象征喜庆、吉祥。
  • 金殿:象征权力与尊贵。
  • 雨露:象征恩泽。
  • 笙歌:象征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豹尾”象征什么?

    • A. 权威
    • B. 喜庆
    • C. 美丽
    • D. 富贵
  2. 诗人通过“雨露恩浓”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失望
    • B. 对皇恩的感激
    • C. 对朋友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迷茫
  3. “醉拥笙歌夜深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悲伤
    • B. 欢乐
    • C. 宁静
    • D.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感皇恩(寿)》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注重豪放与人生哲理,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皇权的感激与社会和谐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