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端礼节使生日》
时间: 2025-01-04 08:58: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皇恩 端礼节使生日
作者:李弥逊 〔宋代〕
密竹剪轻绡,华堂初建。
卷上虾须待开宴。
寿期春聚,芍药一番开遍。
砌成锦步帐,笼弦管。
绛节近颁,丹雏重见。
花里双双乍归燕。
重重乐事,凭仗东风拘管。
一时分付与,金荷劝。
白话文翻译
在密竹的掩映下,轻纱如剪,华丽的大厅刚刚落成。
卷起的桌布上准备着美味的虾,等待着开宴。
寿宴的日子正值春天,芍药花盛开,遍地都是花香。
用锦缎铺成的步道上,弦乐悠然回响。
红色的节日将要颁发,丹雏又一次在空中飞舞。
花中双双归来的燕子,带来了春的气息。
重重的乐事,都仰赖东风的吹拂。
这一时刻的欢愉,尽情地分享给金色的荷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密竹:指密集的竹林。
- 轻绡:轻薄的丝绸,形容华丽的装饰。
- 虾须:指宴席上准备的美食。
- 芍药:一种花,象征吉庆。
- 锦步帐:锦缎铺成的步道,象征华丽的环境。
- 绛节:指红色的节日。
- 丹雏:小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拘管:指乐器,象征欢庆的气氛。
- 金荷:指金色的荷花,象征美好和富贵。
典故解析
- 寿宴:古代对长辈或贵族的生日庆祝,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字仲华,号惟庵,著有《惟庵诗集》。其作品多描写生活琐事和节庆场景,文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庆祝皇帝生日的场合,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宴席的盛况来展现欢庆的氛围,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感皇恩 端礼节使生日》是一首充满节庆气氛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既有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又有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开头几句以“密竹剪轻绡”引入,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宴会场景,竹林的掩映与轻纱的装点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通过“卷上虾须待开宴”展现了宴席的丰盛,蕴含着对美食的期待。
“寿期春聚,芍药一番开遍”一句,诗人将寿宴与春天的美景结合,既突出了庆祝的主题,又象征着生机与繁荣。接下来的“砌成锦步帐,笼弦管”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锦缎与乐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欢快的节庆场景。“绛节近颁,丹雏重见”一联,象征着节日将至,燕子归来,意寓着生机与希望。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将欢庆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密竹剪轻绡:描绘竹林的幽静与轻纱的轻盈,营造出清新雅致的环境。
- 华堂初建:指宴会的地点刚刚落成,强调新鲜与喜庆。
- 卷上虾须待开宴:宴席的丰盛与期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寿期春聚:寿宴与春天的结合,强调节日的生机。
- 芍药一番开遍:芍药花盛开,象征繁荣与吉庆。
- 砌成锦步帐:用锦缎装饰的步道,强调宴会的华丽。
- 笼弦管:乐器的音色回荡,增添了欢庆的氛围。
- 绛节近颁:节日将至,预示着欢庆的开始。
- 丹雏重见:小燕归来,象征春天与新的开始。
- 花里双双乍归燕:燕子成双归来,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重重乐事,凭仗东风拘管:欢乐的事情依赖于春风的吹拂。
- 一时分付与,金荷劝:将这一刻的快乐分享给金色的荷花,象征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宴会场景结合,赋予自然以人文情感。
- 对仗:如“花里双双乍归燕”,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燕子、芍药等意象象征着春天与繁荣,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春天的喜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密竹:象征隐秘与清新,营造宁静的氛围。
- 轻绡:象征轻盈与美丽,突出节日的华丽感。
- 芍药:象征吉庆与繁荣,传达生机与希望。
- 丹雏:象征春天的返归,寄托对新生的期待。
- 金荷:象征富贵与美好,体现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华堂初建”中的“华堂”指什么?
A. 华丽的大厅
B. 简陋的房屋
C. 竹林
D. 酒馆 -
“芍药一番开遍”中的“芍药”象征什么?
A. 寂静
B. 哀伤
C. 吉庆
D. 孤独 -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皇恩的感激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崇拜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弥逊《感皇恩》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生机,但《感皇恩》更注重节庆与欢快气氛,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多表现了自然的静谧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