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4-09-19 20:42: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欢笑尽来成愁虑,青春去后颜苍。
柳芽云鬓变银霜。限临头上,犹自不思量。
菩萨大悲传妙诀,三乘五教圆彰。
冥冥长夜放慈光。缘人启目,东土变西方。
白话文翻译
欢笑尽头只剩愁苦,青春逝去后容颜苍老。
柳芽和云鬓已变成银霜,尽管时光流逝,我仍不去思量。
菩萨的慈悲传授了绝妙的法门,三乘、五教的教义都已显现。
在漫漫长夜中放出慈光,缘分的眷顾让人悟出,东土的景象变成了西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欢笑尽来成愁虑:欢笑结束后,剩下的只有忧愁和烦恼。
- 颜苍:指面容苍老,形容青春的流逝。
- 柳芽云鬓:指柳树的新芽和头发如云般的美丽。
- 银霜:用以形容白发或衰老。
- 菩萨大悲:指佛教中的菩萨,象征慈悲与智慧。
- 三乘五教:佛教中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与五教(显教、密教等),代表不同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 冥冥长夜:形容黑暗无光的漫长夜晚。
- 缘人启目:指有缘人使他明白事理。
典故解析
- 菩萨:源自佛教,指慈悲为怀的神灵,象征着智慧和救赎。
- 三乘五教:佛教教义的分类,体现了不同的修行路径与信仰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山主,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风格多变,常融合佛教思想和道家哲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灵性智慧的追寻。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词作,诗人在欢笑与愁苦之间徘徊,展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开头两句以“欢笑尽来成愁虑”点明主旨,表现出人们在欢乐之后,往往会感受到生活的苦涩与无常。接下来,“青春去后颜苍”则通过对容颜衰老的描写,传达出时光无情的主题。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引入了佛教的元素,提到“菩萨大悲传妙诀”,暗示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智慧与慈悲是可以指引人们走出困境的光明。最后两句“缘人启目,东土变西方”,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希望的色彩,强调了因缘法则,暗示人们在黑暗中亦能见到光明。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悲凉的感伤,又有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命运、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欢笑尽来成愁虑:欢笑过后,留下愁苦的思绪,揭示了生活的无常。
- 青春去后颜苍:青春消逝后,面容变得苍老,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柳芽云鬓变银霜:春天的柳芽和美丽的发髻都已变得如同白霜,象征着衰老。
- 限临头上,犹自不思量:尽管时光在逼近,我却仍不去思考,反映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
- 菩萨大悲传妙诀:菩萨的慈悲传授了深奥的智慧。
- 三乘五教圆彰:佛教的教义得以明朗,体现了宗教信仰的力量。
- 冥冥长夜放慈光:在无尽的黑暗中,慈悲的光辉照耀前路。
- 缘人启目,东土变西方:有缘的人启迪智慧,改变了视野和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光辉的时光,用“银霜”形容衰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欢笑尽来成愁虑,青春去后颜苍”,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柳芽、云鬓、银霜皆象征着生命的阶段变化,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通过宗教的智慧传达了希望与光明,体现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和对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笑:象征快乐与青春。
- 愁虑:象征人生的苦涩与忧伤。
- 银霜: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 菩萨:象征慈悲与智慧。
- 慈光:象征希望与救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菩萨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慈悲
C. 权力
D. 知识
- 诗中提到的菩萨象征什么?
A. 财富
-
填空题
- “欢笑尽来成__,青春去后颜__。”
-
判断题
- 诗中强调了生活中的快乐与忧愁是相互独立的。(对/错)
答案
- B
- 愁虑;苍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现了对青春与时光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反映了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临江仙》与《水调歌头》对比:
- 两者均表现人生无常与时间流逝的主题,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和对月的寄情,而《临江仙》则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宗教的智慧。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