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过惠河感即事》
时间: 2025-01-08 02:27: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过惠河感即事
作者: 叶绍本 〔清代〕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
蓼花滩畔木兰舟。
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
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
廿馀年事懒回头。
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渡口,寒流潺潺,水波渺渺;
夕阳的光辉映照下,云影初现收敛。
在蓼花盛开的滩边,停泊着木兰舟。
沙滩上渔人唱着晚歌,烟雾弥漫中橹声轻柔。
极目远望,长空与海湾相接,
风中让我瞬间感受到离愁。
二十多年的往事,我懒得再去回首。
乌鸦在天上织网,鸿雁的爪印留在了雪中。
注释
- 渺渺:形容水流细小、微弱的样子。
- 明古渡:光明的古渡口,形容渡口的清晰可见。
- 蓼花滩:指盛开蓼花的沙滩,蓼花常生长于水边,寓意自然美景。
- 木兰舟:一种小船,常用于捕鱼或休闲。
- 橹声柔:橹声轻柔,渔人划船的声音。
- 极望:远望,极目所及的地方。
- 廿馀年:二十多年的意思。
- 乌梭:乌鸦在天空中织网,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
- 鸿爪雪中留: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象征着孤独和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本,清代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3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叶绍本的作品多受王维、李白影响,注重意境和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临江仙 过惠河感即事》创作于叶绍本游览惠河时,正值黄昏,诗人被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悠远的思绪所感动,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与离愁。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过惠河感即事》以清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刻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黄昏图景,寒流和夕阳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蓼花滩畔木兰舟”,则引入了具体的生活场景,带给读者一种亲切的乡土气息。
在“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中,诗人通过渔民的晚歌和轻柔的橹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简单与美好。接着,诗人将视线拉得更远,极目望向“长天连海曲”,在一片辽阔的天地间,感受到内心的离愁,正如“风前顿触离愁”所表达的那种瞬间的心灵触动。
最后几句“廿馀年事懒回头,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则是诗人对往事的思考与释然。二十多年的经历让人懒得回首,乌鸦和鸿雁的意象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意境,让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引发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历史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渺渺寒流明古渡:描绘了一幅古老渡口的景象,寒流的细小波纹与古老的渡口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气氛。
- 斜阳云影初收:夕阳斜照,云影渐隐,象征着日落时分的宁静与温暖。
- 蓼花滩畔木兰舟: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蓼花与木兰舟的结合,突显了水乡的风情。
- 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渔人的晚歌与轻柔的橹声,传递出生活的恬淡与安宁。
- 极望长天连海曲:远望天际,海湾相连,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象。
- 风前顿触离愁:在风中感受到离愁,情感的波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 廿馀年事懒回头:对过去二十多年的经历感到懒得回首,表现了对岁月的淡然。
- 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用乌鸦和鸿雁的意象,表达生活的无常与孤独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如“风前顿触离愁”。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乌鸦、鸿雁等意象,传达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回望,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流:象征着生命的冷清与无情。
- 古渡: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 蓼花:自然的美好,代表着生活的简单与朴实。
- 木兰舟:象征着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鸿爪:暗示着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渡口是哪个?
- A. 古渡
- B. 新渡
- C. 渔渡
答案:A
-
填空题:诗中描绘了“沙边渔唱____”,填入合适的词语。
答案:晚 -
判断题: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清幽和宁静,而叶绍本的作品则结合了个人情感的思索,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