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6 06:55:14

寂淡忘机,恬然养拙。

些儿妙处人难别。

冥冥杳杳涤神珠,昏昏默默开心月。

万劫云收,一天朗彻。

清明净体如冰雪。

不增不减显圆成,惺惺洒洒无生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寂淡忘机,恬然养拙。
些儿妙处人难别。
冥冥杳杳涤神珠,
昏昏默默开心月。
万劫云收,一天朗彻。
清明净体如冰雪。
不增不减显圆成,
惺惺洒洒无生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境界。作者在寂静中忘却世俗的纷扰,安详地培养自己的笨拙和纯真。那些微妙的境界人们往往难以舍弃。在无边的迷雾中,清洗着心灵的珍珠;在昏暗的氛围中,安静地欣赏着明月。经过无数劫难,云彩散去,天空变得明朗。内心清澈如冰雪一般,既不增添也不减少,展现出圆满的状态,彼此之间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智慧。

注释:

字词注释

  • 寂淡:形容心境的宁静、淡泊。
  • 忘机:指忘却世俗的机巧、算计。
  • 养拙:指培养自己的纯真和笨拙。
  • 冥冥杳杳:指模糊而深邃的状态。
  • :洗涤、净化。
  • 惺惺洒洒:形容心灵明净、自由自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象和境界与道教及禅宗思想密切相关,反映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具有较高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变革和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试图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找自我。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通过平淡而深刻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开头的“寂淡忘机”就直接引入了一个宁静的境界,强调了心灵的忘却与清净。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很多人难以体验这种内心的平和,而诗人通过描绘“冥冥杳杳”的状态,似乎在暗示读者,真正的智慧往往是隐藏在表象之下,需静心去体会。

诗中提到的“涤神珠”与“开心月”,通过意象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洗涤与明朗。万劫云收后,诗人所感受到的“清明净体如冰雪”,使人不由想起自然界的纯粹与美丽,映射出内心的清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平和,既没有过多的激情,也没有沉重的负担,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淡忘机,恬然养拙。”:在寂静与淡泊的心境中,心灵自由地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安然地培养自己的纯真。
  • “些儿妙处人难别。”:那些微妙而美好的境界,人们常常难以割舍。
  • “冥冥杳杳涤神珠”:在深邃的迷雾中,清洗着心灵的珍珠,暗示了内心的沉静与清晰。
  • “昏昏默默开心月。”:在朦胧的夜色中,静静地欣赏着明亮的月亮。
  • “万劫云收,一天朗彻。”:经历无数劫难后,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明朗,象征着内心的解脱。
  • “清明净体如冰雪。”:内心的清澈与纯净如同冰雪,反映出一种高洁的气质。
  • “不增不减显圆成”:心灵的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显示出一种完满的境界。
  • “惺惺洒洒无生灭。”:彼此之间的智慧流淌,达到了无生灭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明净体如冰雪”,将内心的清澈比作冰雪,形象而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冥冥杳杳”与“昏昏默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内心宁静和自然和谐的追求,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哲理思想,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寂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神珠:象征内心的智慧和纯真。
  • 开心月:象征心灵的明亮与通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寂淡忘机”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忧愁烦恼
    B. 安宁淡泊
    C. 追求名利

  2. “冥冥杳杳”中的“杳杳”指的是: A. 清晰可见
    B. 模糊不清
    C. 明亮闪烁

  3. 诗中提到的“清明净体如冰雪”比喻的是: A. 内心的复杂
    B. 内心的纯净
    C. 外界的喧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踏莎行》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但《踏莎行》更侧重于哲理与智慧,而《静夜思》则更突出乡愁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道教与禅宗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