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时间: 2025-01-06 12:0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缨珮不为美,人群宁免辞。
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
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白话文翻译:
送别张五员外回楚州
华丽的装饰并不是为了美丽,人们为何要免于离别的忧伤呢?
遥远的黄鹄已飞去,却未曾辜负那白云的约定。
这次离别时,清兴已尽,高秋的时节正临近水边。
美丽的山水,白帆却显得孤僻,漂泊的旅程回家太迟。
将来若有诏书传下,梁鸿的志向又有何能追赶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缨珮:指头上的装饰品,象征华丽的服饰。
- 杳然:形容远去的样子,隐没无踪。
- 黄鹄:指一种水鸟,常用来比喻高洁志向的人。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枉帆:形容白帆无用。
- 梁鸿:指东汉的名士梁鸿,寓意志向高远。
典故解析:
- 黄鹄: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理想或志向的追求,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质。
- 梁鸿:他以贫贱而志不移著称,诗中提到他是对比张五员外的方式,暗示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岳,晚号青山,生于今江苏。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张五员外送行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个人理想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开头就以“缨珮不为美”引出主题,强调形式的华丽并非离别的真正意义,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接着运用“杳然黄鹄去”形象地描绘离别的惆怅,黄鹄的飞去象征着朋友的远行,同时也暗示着理想的追求。诗中“此别清兴尽”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正值高秋,万物凋零,诗人倍感离情。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好山枉帆僻”的对比,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虽然山河美丽,却无法掩盖漂泊的孤独与艰辛,最终以“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作结,表现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理想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缨珮不为美,人群宁免辞。:华丽的装饰并不意味着美丽,世人又何必逃避离别的悲伤呢。
- 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远去的黄鹄象征着朋友的离去,虽远去却未曾辜负白云的约定,暗含理想与追寻。
-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这次离别时清雅的兴致已尽,正值高秋,水边的景色更加萧索。
- 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美丽的山水犹如白帆孤独,漂泊的旅程让人回家变得迟缓。
-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未来若有诏书传来,像梁鸿那样的志士又有多少能追赶上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鹄比作理想与追求,强调高洁的志向。
- 对仗:诗句对称且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友谊、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缨珮:象征华丽与世俗的追求。
- 黄鹄: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高秋: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高洁的理想
C. 美丽的自然 -
“好山枉帆僻”中“帆”指的是什么? A. 船
B. 旅途的孤独
C. 美好的未来 -
诗中提到的“梁鸿”是指谁? A. 唐代诗人
B. 东汉名士
C. 现代学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与《送友人》均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前者更注重对理想的反思,后者则强调友情的珍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通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