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焦山塔二首 其一
作者: 陈柏 〔元代〕
远寻兰若访参寥,
仰见龙蛇窟宅高。
试上云梯舒望眼,
蓬莱咫尺限云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远道而来寻找兰若(寺庙),想要探访那空旷宁静的地方。当我仰望时,看到高耸入云的龙蛇窟(山峰)。我尝试登上云梯,放眼四望,发现蓬莱(神仙居住的地方)似乎就在咫尺之间,然而却被云涛所阻隔。
注释
- 兰若:指寺庙或隐居之处,通常是修道者的栖息地。
- 参寥:意为空旷、宁静,常用来形容环境的清幽。
- 龙蛇窟:形容高耸的山峰,象征神秘和雄伟。
- 云梯:指通向高处的台阶,象征攀登的努力与希望。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和精神的追求。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到达的。
典故解析
- 蓬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蓬莱是东海中的一座仙山,是神仙的居住地。诗中提到的“蓬莱咫尺”暗示着对理想和超脱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反映出现实的遥不可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柏,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动荡的时代。陈柏所处的环境使他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登塔的行为也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开头的“远寻兰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渴望,也暗示着他内心对修身养性的追求。从“仰见龙蛇窟宅高”可以看出,诗人在高处所看到的壮丽景象让他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神秘,同时也感受到自我的渺小。接下来的“试上云梯舒望眼”则表现出他勇于探索、追求更高理想的精神。最后一句“蓬莱咫尺限云涛”极具诗意,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虽然理想似乎近在咫尺,但却被现实的重重阻隔所困扰。这种矛盾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寻兰若访参寥:远道而来寻找寂静的寺庙,体现出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 仰见龙蛇窟宅高:仰望高耸的山峰,显示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试上云梯舒望眼:尝试攀登云梯,展现了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美好景象的渴望。
- 蓬莱咫尺限云涛:理想的蓬莱似乎近在眼前,却被云涛所阻隔,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蛇窟”形容为高耸的地方,增添了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使得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云梯”、“蓬莱”等,丰富了诗的层次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人试图通过登高望远来寻找精神寄托,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宁静与内心的修养。
- 龙蛇窟: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 云梯:象征追求理想的努力。
- 蓬莱:象征理想境界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若”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寺庙
- C. 河流
- D. 森林
-
“蓬莱咫尺”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理想容易实现
- B. 理想遥不可及
- C. 理想不重要
- D. 理想在眼前
-
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对仗
答案
- B. 寺庙
- B. 理想遥不可及
- B.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柏的《登焦山塔二首 其一》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在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时所采用的不同意象和情感基调。王之涣的作品更强调豪放和壮丽,而陈柏则更倾向于细腻和内省。两者在风格上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