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道中》
时间: 2024-09-19 21:38: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野道中 黄滔 〔唐代〕
野堂如雪草如茵,光武城边一水滨。 越客归遥春有雨,杜鹃啼苦夜无人。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堂屋旁,草地如同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光武城边有一条水流。 越地的客人归途遥远,春天里常有雨,杜鹃鸟在夜晚无人时啼叫得凄苦。 东堂的岁月流逝,我懒得举杯共饮,南浦的相约到来时,我却频频落泪。 不要说回家不感到惆怅,苏秦在外漂泊,长卿贫困。
注释:
- 野堂:指在野外的简陋居所。
- 如雪草如茵:形容草地绿油油的,如同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 光武城: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都城洛阳。
- 越客:指来自越地的客人,越地即今浙江一带。
- 杜鹃啼苦:杜鹃鸟的叫声常被认为带有哀愁的意味。
- 东堂:指诗人的居所。
- 衔杯懒:懒得举杯共饮,表示心情不佳。
- 南浦:地名,常用来指代离别之地。
- 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长期在外游说,生活困顿。
- 长卿: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生活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野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归途的惆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野堂”、“草”、“光武城”、“一水滨”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越客归遥春有雨”和“杜鹃啼苦夜无人”两句,通过对越客归途的遥远和杜鹃啼声的凄苦,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惆怅和对孤独的感受。后两句“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感慨。最后两句“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通过对历史人物苏秦和司马相如的提及,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堂如雪草如茵”:以“如雪”形容草地的绿意,“如茵”则形容草地柔软如地毯。
- “光武城边一水滨”:光武城指洛阳,一水滨则指城边的水流。
- “越客归遥春有雨”:越客归途遥远,春天常有雨,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 “杜鹃啼苦夜无人”:杜鹃啼声凄苦,夜晚无人时更显孤寂。
- “东堂岁去衔杯懒”:东堂岁月流逝,诗人懒得举杯,表达了时光的无情。
- “南浦期来落泪频”:南浦相约时,诗人频频落泪,抒发了离别之痛。
- “莫道还家不惆怅”:不要说回家不感到惆怅,表达了归途的复杂情感。
- “苏秦羁旅长卿贫”:苏秦长期在外,司马相如贫困,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堂如雪草如茵”中的“如雪”和“如茵”。
- 拟人:如“杜鹃啼苦夜无人”中的“啼苦”。
- 对仗:如“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惆怅和对生活的感慨,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
意象分析:
- 野堂:简陋的居所,象征孤独和简朴。
- 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地,象征生机和宁静。
- 光武城:历史名城,象征历史的厚重。
- 一水滨:水流,象征流动和变化。
- 越客:归途遥远的人,象征旅途的艰辛。
- 杜鹃啼苦:杜鹃鸟的叫声,象征哀愁和孤独。
- 东堂:诗人的居所,象征时光的流逝。
- 南浦:离别之地,象征离别之痛。
- 苏秦、长卿:历史人物,象征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野堂如雪草如茵”中的“如雪”形容的是什么? A. 雪 B. 草 C. 野堂 D. 光武城
- “杜鹃啼苦夜无人”中的“啼苦”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苏秦”和“长卿”分别指的是谁? A. 苏秦和司马相如 B. 苏秦和刘秀 C. 司马相如和刘秀 D. 司马相如和杜鹃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滔《新野道中》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黄滔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归途的惆怅,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