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书事》
时间: 2025-01-06 12:2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书事 黄滔 〔唐代〕 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 孤进难时谁肯荐。主司通处不须论。 频秋入自边城雪,昨日听来岭树猿。 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要背诵数千字的课文,心中祈祷着带着这些知识出门。 在孤独前进时,谁愿意推荐我呢?主考官的看法不必多说。 频繁地秋天从边城的雪中归来,昨天听到山岭上树间的猿声。 如果能有超过十亩的水田,我早就应该回到狄江村去了。
注释:
- 课:指背诵的课文。
- 口祝心祠:口头祈祷,心中祭祀,表示虔诚的愿望。
- 孤进:孤独地前进,指在仕途上独自奋斗。
- 主司:主考官。
- 频秋入自边城雪:频繁地在秋天从边城的雪中归来。
- 岭树猿:山岭上的树间的猿声。
- 水田:灌溉良好的田地。
- 狄江村:诗人可能的故乡或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仕途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长安求仕的艰辛和对归隐田园的憧憬。唐代士人多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愿望,但竞争激烈,成功者寥寥,因此许多诗人都有类似的感慨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两句描述了诗人每年背诵大量课文的辛苦和对仕途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助。中间两句通过边城雪和岭树猿的意象,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拥有一片水田,早日归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首句“一年年课数千言”,表达了诗人学习的勤奋和对知识的重视。
- 次句“口祝心祠挈出门”,描绘了诗人带着对未来的祈祷和希望出门的情景。
- 第三句“孤进难时谁肯荐”,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孤独和无助。
- 第四句“主司通处不须论”,暗示了诗人对主考官的不满和对仕途的失望。
- 第五句“频秋入自边城雪”,通过边城的雪景,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 第六句“昨日听来岭树猿”,以猿声为背景,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
- 最后两句“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隐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边城雪和岭树猿的意象,比喻诗人的孤独和哀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一年年课数千言”与“口祝心祠挈出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边城雪: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寒冷的现实环境。
- 岭树猿:猿声哀婉,象征着诗人的哀愁和内心的孤独。
- 水田: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和宁静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口祝心祠”是什么意思? A. 口头祈祷 B. 心中祭祀 C. 带着祈祷出门 D. 以上都是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A. 仕途成功 B. 归隐田园 C. 学习更多知识 D. 听到猿声
-
诗中的“频秋入自边城雪”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景象 D. 夏天的景象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黄滔的《长安书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黄滔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仕途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