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白话文翻译:
拨尽炉灰夜将尽,不知漂泊在潞河边。灯花自照着回家的梦,道路上有谁怜悯离国的人。广阔的江湖容纳着白发,蹉跎的舟楫等待着青春。只希望不再随着鸡鸣起床,不再有鸣珂等候紫宸宫。
注释:
- 拨尽炉灰:形容夜深,炉中的灰烬已拨尽,意味着夜即将结束。
- 潞河滨:指潞河边,潞河位于今天的北京市通州区。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古人认为灯花是吉兆,常与喜庆之事联系在一起。
- 去国人:离开故乡的人。
- 浩荡江湖:广阔的江湖,比喻社会或人生。
- 蹉跎舟楫:比喻时光流逝,事业未成。
- 免逐鸡声起:不再随着鸡鸣起床,比喻不再过早起劳作的生活。
- 鸣珂候紫宸:鸣珂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佩的玉饰,紫宸指紫宸宫,即皇帝的宫殿。这里指不再参与朝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徵明漂泊潞河滨时,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为主题,通过炉灰、灯花、江湖等意象,描绘了作者漂泊异乡的孤寂和对归乡的深切渴望。诗中“灯花自照还家梦”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后两句“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拨尽炉灰夜欲晨:夜深炉灰已拨尽,天将破晓,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
- 不知飘泊潞河滨:不知自己为何漂泊在潞河边,表达了作者的迷茫和孤独。
- 灯花自照还家梦:灯花照亮了回家的梦,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 道路谁怜去国人:在道路上,有谁会怜悯离国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孤寂。
- 浩荡江湖容白发:广阔的江湖容纳了白发的我,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蹉跎舟楫待青春:蹉跎的舟楫等待着青春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 只应免逐鸡声起:只希望不再随着鸡鸣起床,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无复鸣珂候紫宸:不再有鸣珂等候紫宸宫,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花自照还家梦”中的“灯花”比喻希望和梦想。
- 拟人:如“道路谁怜去国人”中的“道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漂泊与归乡,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炉灰:象征夜的深沉和时间的流逝。
- 灯花:象征希望和梦想。
- 江湖:象征社会或人生。
- 舟楫:象征事业和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灯花自照还家梦”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家的思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朝政的厌倦
- “浩荡江湖容白发”中的“江湖”象征什么? A. 社会 B. 人生 C. 自然 D. 历史
- 诗中“蹉跎舟楫待青春”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家的思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朝政的厌倦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把酒对月歌》: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徵明《除夕》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但文徵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全集》:收录了文徵明的全部诗文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和创作。